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求谏第四
主,臣子就是阿谀的臣子。君主昏庸,臣子阿谀,那么距离国家的灭亡就为期不远了。现在我要使朝廷君臣上下,恪尽职守,戮力同心,共同成就一番功业。你们一定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及时地指出并纠正我的过失,我们君臣之间切不可因为开诚布公,指出彼此的过错而相互误会和怨恨。”

    【原文】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①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粘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注释】

    ①裴寂(570—632):唐初大臣。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东南)人。隋末任晋阳宫副监,以晋阳宫所藏米粮、铠甲、彩帛等,支援李渊起兵。攻入长安后,劝渊为帝。武德年间任尚书左仆射,掌握大权,曾参与制定《唐律》五百条。后改任司空。贞观三年(629)被太宗免官,放归故乡。

    【译文】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司空裴寂说:“近来有人上书奏事,条数很多,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我每当一想到治国大事,有时要到三更以后才睡觉。我也希望你们用心不倦,以符合我的心意。”

    【原文】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①,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②,莫不由此。朕今夙夜③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注释】

    ①任情喜怒:喜怒无常,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②丧乱:这里指丧失国家,混乱朝纲。

    ③夙夜:早晚,朝夕。

    【译文】

    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大都由着自己的性子高兴或发怒。高兴的时候就胡乱赏赐,功过不分;发怒时就任意杀戮,是非不明。天下大乱,一般都是因为肆意妄为造成的。因此我非常警觉,无论白天黑夜,无不铭刻在心,希望各位大臣永远都能够对我的缺点大胆地提出批评。同时,你们也应当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切不可因为别人的意见和自己不一致就不承认、不采纳。如果一个人不接受别人的批评,那他又怎么能去批评别人呢?”

    【原文】

    贞观六年,太宗以御史大夫①韦挺②、中书侍郎③杜正伦④、秘书少监⑤虞世南、著作郎⑥姚思廉⑦等上封事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主,便宜尽诚规谏,至如龙逢、比干,不免孥戮⑧。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朕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各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虑宗社之倾败!每思卿等此意,不能暂忘,故设宴为乐。”乃赐绢有差。

    【注释】

    ①御史大夫:唐制,掌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的官职,为御史台之长。

    ②韦挺:京兆人。起初曾为隐太子宫臣。武德七年,因与太子谋逆被流放。贞观初,由王珪推荐,拜御史大夫。

    ③中书侍郎:官名。唐制,为中书省长官的副职。

    ④杜正伦:相州(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人。贞观初年,由魏徵举荐,任兵部员外郎,后迁中书侍郎。

    ⑤秘书少监:唐制,秘书监下的官职。

    ⑥著作郎:唐制,秘书省的属官。掌修撰碑志、祝文、祭文等事。

    ⑦姚思廉(557—637):唐初史学家,字简之。本吴兴人,陈亡,迁关中,为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时从父习汉史,得其家学。在隋为代王侑侍读,入唐,为秦王文学馆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贞观政要简介 >贞观政要目录 > 求谏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