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回 惩罚兵疾共公迁都
侧成昏君,王听了就成傀儡。如何明鉴谏言忠贞,以此四者为别了。”

    共公接道:“周乱非独乱,乱必有弟,乱必召寇,所谓大乱五,小乱三,平乱又三,七灾八难,现在算算,果真如此,自从乡人抵制荣夷公专利而乱,跟着嚴狁反周,继而犬戎灭骆,周定公平嘉国叛乱,国人暴乱围宫,厉王出奔成周,召伯遇难,召公灭乡人党,再接着更改年号,厉王徙彘(zhi),到后来嚴周之战,荆召之战,姬周遇刺,最后追查刺客至今,十五个灾难一个不少,七灾八难该结束了,两天前,本公在成周抓获三名刺客,两名已经当场自毙,根据一名刺客交待,还有一名刺客潜伏在厉王身边,所以本公今天前来向太子殿下,和各位臣工,汇报此事。”

    “另外,本公要说的是,也是奉劝哪些不忠于朝廷的士大夫,既然成为一名士大夫,即为国之死士,生死之分,利害存亡关系,费能惑矣?你们要想清楚之后,再达士晋升,不要盲目从士。”共公和如是说。

    太子靖说道:“共公直言不讳的告诫各位士大夫,本太子也再次阐明,天子利天下,也是天下利天子,国君利国,国利国君,官长利官,官利官长,天下之士,应当虑天下之长利,不能因为眼前利益,利于今,而不利于后,费为也。”

    召穆公说道:“厉王染于虢公长父,染于荣夷公专利,而不利于国民,导至公民暴乱,正如芮良夫诗中所说:‘大国为屏,大宗为翰。’旧章旧典,怎可废除,革典革命,利在当今否?利在长久否?史实可以证明,桀、纣之暴,其国人没有暴乱,而虢公长父之暴,荣夷公专利之暴,让国人暴乱,桀纣之暴,逊于厉王佞臣之暴。”召公不敢说厉王之暴,而是指责厉王宠信佞臣至暴。

    周定公说道:“厉王不听召公谏言,召公曾对厉王说:‘民不堪命矣!’厉王就是不听,结果,民不堪命而暴乱。”

    召穆公又说道:“先王文王武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华燀,而自从懿王迁都槐里,后代王上就开始追求大室,台高,仪华,味众,导致内乱外患不断,这是因为阴阳不适之患也,室大则多阴,台高则阳多,多阴则蹷,多阳则痿,这都是阴阳合理之理也,就像商纣居鹿台之高,却自焚于火,阳气太过之理也。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同理,国民长期在高压的火炉上炙烤,就如燀热而不顺,理塞,民不敢言,道路以目,民气不顺,民逆也,祸根不在民,在于导致理塞的言路不畅,民意不察。”

    “既然召公如此说,为天下长虑,哪就广开言路,理顺民心,不处大室,不登高台,迁都回宗周,以文王武王为范,昭示国人,昭示天下诸侯,共和无王不利天下,天子利天下,行天子代天行道。”共公和大胆建议说。

    召穆公,周定公没想到共公和会来这一套,所料不及,自己说的话又不能反悔,只好应允赞成。

    不过,周定公还不死心,试探着说道:“迁都大事,是否要从长计议?”

    共公和说道:“如果大家反对召公之意的话,本公也可在成周洛邑另立王都,哪里不要迁都,什么都有,一应俱全,只要天子拎包入主即可。”

    周定公急了,说道:“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迁都事情太大,不能草率决定。”

    “召公和本公决策办事,从不草率言,不能一言九鼎,可以一言八鼎,你说,本公说得对吧,周公?”共公和脸绷着说。

    “共公所说极是,老臣同意迁都。”周定公说道。

    “按照召公之理,共公之意,周公赞成,决定迁都回宗周丰都镐京,昭示天下,天下士子献诗,言路畅通,言者无罪。”太子下令说道。

    其实,太子靖早就暗中决定迁都宗周,所以调诸侯之兵,管制宗周。

    共和九年,周王朝迁都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二百四十九回 惩罚兵疾共公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