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回 周篆鼎盛驹父征税
    宣王十六年,周王朝的天下,四方事态平稳,外患刚刚结束,兄弟间内乱又来,晋国闹出一场风波,晋国穆侯要与倗国交换领土,用晋国翼城交换倗国国都绛邑,倗国君死活不干,晋穆侯很是恼火,生气说道:“倗国君不识抬举,跟你交换那是客气,迟早有一天灭掉你倗国。”

    宣王得到这个消息说:“晋侯不知道绛邑的意思吗?何为绛?那就是倗国先祖担任朝廷小宰,倗宰当年红的紫,黑里透红,都成了绛紫色,毕公的公主毕姬都嫁给倗国君,太宰都送鼎作为贺礼,级别之高,可想而知,晋侯还要打倗国绛邑的主意?再说,用边城换人家的都城,这是什么目的?这不是欺负人吗?怎怪人家不换。晋国在成王时期迁过一次都城了,现在怎么又要迁都?是要易地,还是要迁都?要搞个明白。”

    司徒樊山甫说道:“晋穆侯一定是要地,不是迁都,迁都交换土地,只是借口。”

    太宰弘说:“晋穆侯的心思还不单单是交易土地,可能还与韩侯称北方侯伯有关。”

    “那不行,传朕的旨意,勒令晋侯不得与倗国交换土地,待他为朝廷立功之后,朕另外奖赏他的土地。”

    倗伯听到这个王令之后,赶紧铸鼎铭文记下绛邑是倗国国都,世代如此。倗国用大量的青铜器的铭文表示,绛地不是晋国的领地。

    晋穆侯挨了宣王批评之后,那颗心翻江倒海不是滋味,思绪乱飞。这个风波表明晋国开始不安分了,开始有想法了,尤其是北方方牧韩伯的受命之后,都是武王之后,晋国何为不能成为一方方牧?晋穆侯已经感觉到以后天下格局,就有可能“政由方伯”的可能,天下格局的改变,现在只是开始。四方伯,也就是四个方向的统领,各自称霸一方。那么北方已经被同宗兄弟韩侯所得,要想成为北方牧,不靠武力看来是不行的。晋穆侯开始暗自展晋国军事力量,他要代替北方牧。

    要代替北方牧韩伯,要的就是城池形象,和征伐权,晋穆侯决定和郇国协商,用曲沃换取郇国北方之地,这样就和兄弟侯马城邑并为一个城池,合并之后新建一个城池,名字叫新绛,作为晋国的新都,两家并成一家,这样晋国就大了。

    晋穆侯上报宣王说:“霸国的城邑和晋国的城邑太近,数里之遥,两国常因为临边的贸易和人员的来往而生矛盾,所以晋国主动申请向西迁都汾水河边,远离霸国,霸国君也是好战的一支北方名族,晋国新建国都,申报国都名为新绛。”

    宣王得到这个理由,觉得很有道理,晋、霸之战也是有的,地区不安定因素还是要考虑的,于是同意晋国二次迁都。

    迁都事情终究搞定,迁都的目的就是打造和南申方伯的新都一样,气势宏伟,威震一方。那么,如何争取北方的征伐权,什么时候能够代替韩伯,那得等待机会,还得等待北方诸侯的叛乱,这个时候,北方诸侯还是比较安定,等乱世的到来,一展军威,现在练好军事本领,倒是好挥称霸。

    晋国称霸后的第一件事请,就要把邻国霸国灭掉,霸国这个名字太霸道了。晋国以迁都的名义吞并倗国国都绛邑的事情总算过去了。

    话说宣王这一年六十九岁,诸侯大臣上表进谏要为宣王过七十大寿。宣王也想表功天下,于是决定接受这个建议。

    卿事僚和太史僚,以及天下诸侯,普天同庆。宣王担心圣诞搞得过分隆重,于是下令,天下士子献诗,歌舞升平,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文化遗产。

    卿事僚以太师虢文公为的实权派,下属群臣司马程伯休,司徒樊山甫已经调任太宰,接替樊山甫司徒一职的是南仲大将军,司空扬回家养老,接替司空一职的是雍国君雍敦,这些三事大夫等属官,准备为宣王陛下献上代表见证周王朝两百多年间的展动态的礼物。

    这个时代的大文豪,比较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二百六十五回 周篆鼎盛驹父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