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回 猗氏断盐晋侯讨伐
正再次前往猗氏国进行商业谈判,晋穆侯的底线是六点五折,也就说,除去税收之外,除去人工之外,仅有零点伍的利润留成。

    这个谈判无法进行下去,双方谈崩了,晋国盐司司正扬言威慑,并说:“不管你如何供给杨国,你总要从晋国境内通行,我们收取三成的过境费,总是可以的,你们要是不答应,到时杨国将你告到王上哪里,我看你如何交差。如果你绕道而行,其他几个国家,也会如此,到时你不要哭着找我们。”

    这是吃霸王餐,吃霸王盐,这是留下买路钱,这是雁过拔毛。

    猗氏君也火了,说道:“猗人从来没有怕过威慑,也没怕过谁,北方几国,如果要收过境费,我们也就断绝贸易,不相往来。”

    确实如此,郇国是猗氏国的邻国,中线直达从郇国,晋国,这是最理想的路线,如果走西线,虞国在黄河之边,耿国也在边上,断了从西走的路线,如果走东线,经过安邑,垣国,倗国,再走霸国,这样的通关费用也是很大,再绕道走太行山西麓,那里的泫氏国的少数人还会抢盐,也是不安全,万一王上下令免赋送盐到杨国,还真的没线路可走,都要过境,都要过境费,这生意没法做了,这真让猗氏君苦恼之极。

    如猗氏所料,宣王下令猗氏君,“免赋五成,一成人工费用作为猗氏人的公益劳役计算,供给杨国十年食盐,作为杨国新建立国之资助。”

    猗氏君接令后,手抖了,这如何送盐到杨国?走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收过境费三成,如果走两个国家过境,就是六成,这比平价的食盐还贵一成。

    杨国,侯爵,人口众多,用盐量大,这个亏本王命,如何完成,而且十年之久,时间那个长啊,十年的亏本生意,到时亏得可能连家都认不识了。

    猗氏君徘徊再三,决定进行第三次商业谈判,过境费问题,或者免过境费的食盐供给价格问题,同虞国和耿国商谈,结果让猗氏君更晕了,虞国要过境费五成,耿国四成,要不同等价格从猗氏国进口食盐。

    这也是说,虞国的意思,就是按照税前价格,成本都不够的价格供应虞国食盐,耿国还好,刚够本。

    猗氏君绝望的回来,想了想,还是低头走中线,于是先和郇国商谈,郇国要价还算可以,看在邻国邻居关系,同等贸易抵消过境费三成,也就是平价盐含税价打七折。

    猗氏君派出使臣前往晋国谈判,晋国盐司司正笑道:“如果猗氏君当面流泪,或者假装流泪,我们晋国的过境费按照原来所说三成收取,如果不哭,也行,改成四成收取。”

    这个谈判无法进行,使臣回来复命,猗氏君欲哭无泪啊。

    猗氏君衡量再三,算了一下亏本买卖的总账,也就说杨国的十年食盐的供给总量,要亏掉三个候国十年用盐利润的总和。即使如此,猗国君也不是不想送盐,而是无法送盐,盐路不通。

    猗国大臣建议,既然周边邻国联合制裁猗国,那么可以反制裁他们,对这几个国家实施断盐切断供给。

    猗国君采纳谏言,断绝晋国,耿国,虞国,郇国的食盐,他们要用盐,只能从其他邻国购买食盐。

    这样一来,猗氏君三个月也没有搞定运输线路,杨国食盐告急,来使摧盐,又一个月过去了,仍然不见猗氏国送盐的车队,杨国人民断盐。

    杨国断盐,杨国侯上报宣王,宣王火了,下令晋国前去讨伐教训猗氏君。

    晋穆侯接到王令,笑了,如他所料,联合制裁的结果,就是战争,这是资源掠夺的一贯套路,多边经济制裁效应显现出来,大家目的都是一个,就是经济掠夺资源丰富的国家,能源供应,生活必需品的资源不是任何地区都有的,要想廉价获取,要想不劳而获,只有制裁和战争。

    宣王并不知道多边邻国收取过境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西周王朝简介 >西周王朝目录 > 第二百六十七回 猗氏断盐晋侯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