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苦闷的象征》〔1〕
出版。

    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理论家。曾留学美国,回国后任大学教授。著有《近代文学十讲》、《出了象牙之塔》、《文艺思潮论》等文艺论著多种,主要介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欧美文学和文艺思潮。

    〔2〕本篇最初印入《苦闷的象征》卷首,未在其他报刊发表。

    〔3〕大地震指一九二三年九月发生于日本关东的大地震。

    〔4〕“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语见《书经·说命(上篇)》,意思是如果服药后不至头脑昏晕,重病也就不能治愈。

    〔5〕伯格森(h.Bergson,1859—1941)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神秘主义者。著有《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创造进化论》等。

    〔6〕弗罗特(S.Freud,1856—1939)通译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立者。这种学说认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人们因受压抑而潜伏在下意识里的某种“生命力”(Libido),特别是性欲的潜力所产生的。著有《精神分析论》、《关于歇斯底里症》等。

    〔7〕天马行空语见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比喻才思奔放,自由驰骋。

    〔8〕许季黻(1882—1948)即许寿裳,浙江绍兴人,教育家。

    一九○二年至一九○八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先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校长、中山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台湾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二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著有《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等。

    〔9〕常维钧名惠,字维钧,河北宛平(今北京丰台)人。北京大学法文系毕业,曾任北大《歌谣》周刊编辑。

    〔10〕《项链》短篇小说,法国小说家莫泊桑作。

    〔11〕陶璇卿(1893—1929)即陶元庆,浙江绍兴人,画家。

    曾任浙江台州第六中学及上海立达学园教员。他曾为鲁迅早期的著译绘制封面画多幅。

    译《苦闷的象征》后三日序〔1〕

    这书的著者厨川白村氏,在日本大地震时不幸被难了,这是从他镰仓别邸的废墟中掘出来的一包未定稿。因为是未定稿,所以编者——山本修二〔2〕氏——也深虑公表出来,或者不是著者的本望。但终于付印了,本来没有书名,由编者定名为《苦闷的象征》。其实是文学论。

    这共分四部:第一创作论,第二鉴赏论,第三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第四文学的起源。其主旨,著者自己在第一部第四章中说得很分明: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

    因为这于我有翻译的必要,我便于前天开手了,本以为易,译起来却也难。但我仍只得译下去,并且陆续发表;又因为别一必要,此后怕于引例之类要略有省略的地方。

    省略了的例,将来倘有再印的机会,立誓一定添进去,使他成一完书。至于译文之坏,则无法可想,拚着挨骂而已。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六日鲁迅。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月一日《晨报副镌》,后未印入单行本。

    〔2〕山本修二(1894—1976)日本戏剧理论家。京都帝国大学毕业,曾任京都大学教授。著有《英美现代剧的动向》、《演剧与文化》等。

    《自己发见的欢喜》译者附记〔1〕

    波特莱尔〔2〕的散文诗,在原书上本有日文译;但我用MaxBruno〔3〕德文译一比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文序跋集简介 >文序跋集目录 > 《苦闷的象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