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情系国徽
天安门图像的意见。林徽因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想,立刻派朱畅中去画天安门的透视图。营造学社藏有测绘天安门建筑的图纸,有百分之一比例和二百分之一比例的天安门立面、平面、剖面图。当时在北京,其他单位要找这样的图纸是不可能的,幸亏营造学社保留了这么完整的资料。

    林徽因特别关照朱畅中说:quot;在国徽图案中采用天安门立面图,可以使比例尺寸严格正确,同时在视觉上可以让人感到天安门广场的广阔深远。quot;她还建议,把两个华表向左右方向拉开距离,这样有整体上的开阔感,构图也比较稳定。

    一张又一张图纸,一场又一场争论,大家的设计思想越来越明确了。林徽因始终主张,国徽应该放弃多色彩的图案结构,采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传统喜爱的金红两色,这是中国自古以来象征吉庆的颜色,用之于国徽的基本色,不仅富丽堂皇,而且醒目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宝宝从南方回来探家,一进门大吃一惊,往日整洁有序的家,现在像个大作坊,满地堆的都是资料和图纸,地毯遮住了,没有下脚的地方,更使她惊讶地感到,往日病得爬不起来的母亲,此时精神焕发,显得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清华小组先后做了二三十个正式完成的国徽图案,陆续送政协国徽审查小组和中央领导同志审阅。

    6月,经过3个多月的昼夜奋战,一枚定型的国徽图案诞生了。迎接终评的前一天,林徽因和大家都很兴奋,但也有隐隐不安。确定评选方案的那天,梁思成和林徽因都病倒了,便让兼任秘书工作的朱畅中去参加评选会议。林徽因一遍遍叮嘱着:quot;畅中,我等候你的消息,评选结束了,多晚也要赶回来。quot;

    评选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进行。会议厅的中间墙上挂着两个国徽图案。左边的是清华方案,图案外圈环以稻麦穗,下端用红绶带绾接在齿轮上,国徽中央部分和下方是金色浮雕的天安门立面图,上方绘有金色浮雕的五星,衬在红色的底子上,如同天空中飘展的五星红旗。整个图案左右对衬,庄严肃穆。

    右边挂的是中央美院的方案,天安门的图象是一幅彩色的风景画,天安门形象一头大、一头小、一头高、一头低,有强烈的透视感,华表只画一个,立在一侧,碧蓝的天空,金色的琉瓦,红柱红墙,加上金桥的白石栏杆和白石华表,铺地的大石块依稀可见,石缝里还画着青草。

    会场中间排列着三四排沙发椅,参加评议的委员们,在两个国徽之间穿梭着,热烈地争论着。朱畅中心里没底了,脸上浸出了热汗。

    正在这时,周总理来了。

    总理和大家亲热地打过招呼之后,走到两个图案前,仔细地审视着。过了一会儿,他让大家发表意见。

    田汉说:quot;我认为中央美院的方案好,透视感强,色彩比较明朗。quot;

    许多委员都赞成田汉的意见。

    坐在后排的朱畅中心里咚咚地敲起鼓来。

    张奚若站起来说:quot;我认为清华的方案好,有民族特色,既富丽,又大方,布局严谨,构图庄重,完全符合政协征求图案的三条要求。quot;

    周总理注意到了中间靠右边沙发上的李四光,他走到李四光座位旁边,扶着沙发背问:

    quot;李先生,你看怎样?quot;

    李四光沉思片刻,右手指着清华的方案说:quot;我看这个有气魄,有中国特色。quot;

    周总理再次走到两个图案前,看了一会儿,转过身去,再次让大家发表意见,多数委员都赞成清华的方案。

    周总理说:quot;那么好吧,我也投清华一票。quot;

    朱畅中一颗心像要跳出胸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简介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目录 > 情系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