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卷二:灿烂时节谁煮酒 三十三回:辩述有三
武劝退秦军的关键要素。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许给秦伯利益,但他分析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厉害。如他所说:‘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这个天下通共只有这么大,每个君主都要想在其中多分得一点利益,那么这个得到,必然就将建立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晋国与秦国相邻,如果帮助邻国强大,岂非是在自己卧榻之旁放上一只猛虎?

    而若远攻郑国,一来远战必然疲兵,二来当时交通不便,政令难达,远攻而下的土地并不能给秦国带来直接好处。而来郑国与秦国之间还相邻着晋国,郑若亡国,只会壮大晋国。这个时候,秦国也就危险了。

    所以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不但退兵,还联合郑国,互遣使者,相互结盟。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之间,永远利益优先。对一个君主而言,如果不能看清楚自己国家的最大利益所在,那么他的国家也将离灭亡不远。

    正如后来,秦国远交近攻,合纵连横,最终灭六国,一统大势。

    三:是信誉。人并不能做到纯粹的理性,而相处之间印象的好坏,同样影响着人的判断。比如烛之武,他敢于夜缒出城,暗访秦伯,这胆识气度,在我看来,即便是秦伯也不能不为之叹服,所以,他为何不见烛之武?他当然要见!

    而晋侯此人,烛之武是这样对秦伯论及他的:‘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这不止是烛之武这样说,事实上,晋侯也确实如此。秦伯曾对他有恩,他也曾经许诺要割焦、暇二城以为报酬,可是晋侯脱难之后却转眼就将曾经的许诺给丢到一边,朝言夕改,食言而肥。在这种情况下,秦伯难道还能指望晋侯强大以后,念及恩情,不去攻击他秦国?

    凡此三点,构成了这一节逆转的关键。

    理性、利益、信誉,不论在哪种情况下,同样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交错对弈。”

    秦秣淡淡一笑,向卢华波微微点头:“老师,我说完了。”

    卢华波怔了片刻,才吐出两个字:“请坐。”

    全教室,一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ps:今天第一更(*^__^*)

    __17mb_s4()

    cpa728();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很肉到处做1V1青梅竹马简介 >很肉到处做1V1青梅竹马目录 > 卷二:灿烂时节谁煮酒 三十三回:辩述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