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74章 日月不落(大结局)

    农业的发展与道路的通畅又带来了商业与工业的发展,到万历三十六年时,山西大同两镇的变化只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数不清的商业城镇兴起,受五寨堡的影响,大规模的农场与手工工场也是在两镇各地密布。此时的山西大同两镇,己经成为九边首要的富足之地,两镇的富裕稳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周边大批的民众向这里移民。

    塞外的经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后世的河套地区己经完全被黄来福占领,不服从统治的部落己经尽数被清除一空,大规模的汉民涌入该地,兴建各样城镇农场,既为大明各地不断涌出的流民提供新的去处,也为大明内地带来了滚滚的好处与安全屏障。

    现在的五寨堡也成为一个传奇的地方,这里己成为两镇内的农业及手工业科技中心,每每新奇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兴起,比如说在万历三十年时在五寨堡几个农场中栽培的新式作物土豆,经过几年试种后。现在己经培育出众多的良种,并大规模引栽到两镇的各个地方去。

    土豆的妙用也让两镇民众发现,只要种上一些土豆,就算在灾年中最贫苦的农户,现在也很少有饿肚子的可能。小小一个土豆,可说了养活了无数的民众。而土豆的妙用,也飞快地传到了余者北方各地中去。

    在这近十年中,位于五寨堡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培养出大批的合格军官,配合黄来福治理出来的两镇新型军队,一个能与文人抗衡的武人集团隐隐形成。而在五寨堡的兵工厂此时己成为大明规模最大的军工之地,拥有工人万余人,所产枪炮遍销全国,尤其是五寨堡的燧发火铳,更是闻名遐迩,年产量高达惊人的一万余杆。新式的六磅炮与三磅炮也早己研究成功,杀伤力巨大。

    ……

    黄来福治理两镇的功劳巨大,依万历皇帝对黄来福的恩宠,自然是少不了各样的赞赏与嘉奖。特别是在万历三十六年底黄来福上京觐见时,他不顾清议及百官的反对,更是封赠黄来福为正一品的特进荣禄大夫,又任命黄来福为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的三边总督之职。此时黄来福长子黄大郎年己十八。万历皇帝特召黄大郎进京,让他实领锦衣卫同知之职,这种恩宠可说是无复以加。

    万历三十七年,黄来福正式就任宣大三边总督一职,一直到万历四十五年这几年中,黄来福一直在经营三镇,几年下来,不但宣府镇如山西大同两镇一样富足,而且黄来福更多将手伸向塞外。不但临近宣府镇的朵颜部落被打得无立足之地,甚至离开蓟镇,远移东边。与女真部落争夺辽东草场。

    而且由黄来福私下控制的武装商队更是深入漠北,甚至到了西伯利亚的北海一带。这些武装商队在漠北等地捕杀土著,经营农场牧场,而且参与各样的皮毛贸易,获得了庞大的利益,而黄来福自然是占了大头。在黄来福任宣大总督的后五年中,单单漠北一年的皮毛贸易,黄来福就从各样来源中收到了黑貂皮七万张、黑狐皮三千张,松鼠皮十万张以及许多海狸皮和貂皮。

    仅皮毛贸易的收入就足以让黄来福支付漠北所有经营的开支,并保有大量的盈余,并使自己在无形中增加了一块巨大的地盘。而在黄来福经营这些地区的同时,万历皇帝都是紧密参与,同时间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从万历二十七年到万历四十五年,在黄来福治理三镇近二十年时间中,通过大量合作,黄氏家族的利益己经与大明皇室紧紧连在一起,密不可分了。

    万历四十五年,万历皇帝封赠黄来福为特进光禄大夫,封候封公就在眼前。

    不过在这年中,此时的辽东,努尔哈赤己于去年正月在赫图阿拉即大汗位,建元天命元年,国号大金。后金崛起,成为大明在东北的主要威胁力量。此时李成梁己卒,辽东没有得力之人镇守,为了应对后金的威胁,在朝野的激烈争论下,最后在万历皇帝的坚持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回到明朝做千户简介 >回到明朝做千户目录 > 第274章 日月不落(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