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3.不如过春节
    chap_r();    []

    </p>

    每年四镇诸侯都会带两百个小弟来朝歌例行朝拜,进行工作总结,选秀的秀女应该也会在这时送入宫。不过这是四月的事情,现在才十二月旬。子受等不及。想来想去,咱们来过春节吧!子受也不太清楚商朝的节日观念到底是怎样的,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春节总归是要过的。历史上的春节历史悠久,正好就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祖活动,人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子受召来负责管理时日推算节令的节令官,一问之下,这个被系统重置的世界,还没有春节的说法,只有腊祭。正是由于各地腊祭的时间不固定,比如朝歌在一月,西岐就在二月,不固定就无法统一活动,所以各路诸侯才会等到四月时各地都完成腊祭后,再来朝歌朝拜。子受直接一道诏令发下去,不管你在西岐还是在北海,总之,都给我来朝歌。贡品和秀女自然不能少。...........这时的节令官,叫做万年。他被纣王召去询问之时,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为就是年终,纣王过问一下臣子的工作进度。但随后纣王发出让诸侯提前朝拜的诏令后,万年就不这么想了。朝大臣对此颇有异议,年终至来年的一月,这段时间正好是诸侯最为忙碌的时候。商朝的赋税制度很复杂,既有继承自夏的田赋制度,也有自行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新田赋制度。比如每年四月的朝拜,就是受封诸侯要定期向商王朝贡纳当地的土特产品,是针对诸侯的田赋,而诸侯的田赋,又是从百姓的田赋得来的。这时候诸侯都在忙着处理田赋,突然要他们来朝歌朝拜,肯定措手不及。可真的是这样吗?万年试图揣测纣王的意图,纣王是经过朝臣验明的明君,怎么会突然转了性子,让诸侯为难呢?他连续几天夜不能寐,联系起纣王召见自己询问节令,才终于想明白。节令官,其实是个相当鸡肋的官职。因为现在的节令根本算不准。万年还记得前任节令官和自己交接的时候,有过这么一番叮嘱:“要是大王问起节令为何不准,你只须推脱祭拜先祖才能定准节令,切勿自己担责.....”节令官连责任都不用担,是春是夏,是秋是冬,全都推脱给老祖宗就好了,至于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要是做错了怎么办,那也是老祖宗定下的节令,和节令官无关。那时候万年就不满,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反而将责任推脱到祖宗身上这算什么事?他是个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可努力一阵子发现,节令还真他妈算不准,每年都不一样。万年也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节令混乱,影响农牧业生产,浑浑噩噩混了几年。今天,他猛然惊醒。如果不是纣王提点,自己恐怕会忘记初衷,到了几十年后和那位老节令官一样,用老祖宗来推脱自己的失职与无能。这是让先祖蒙羞啊!多亏纣王点醒了自己。突然改变诸侯朝拜时间,并不是什么随性之举,而是纣王要确定时令的信号。大商需要一个新历法,一个能准确算出节气,确定时令的历法。万年握紧双拳,那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又回来了。他看向院落的日晷仪与刻漏,那是当年他试图计算准确节令时留下的,现在,也该重新启用了。也许该改进一下。“距离诸侯朝拜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大王给我的期限。”万年自言自语道,说着说着,又朝王宫的方向隔空拜了三拜:“臣,定不负王命!”..........朝歌城的一处院落。北伯侯崇侯虎在接到诸侯提前朝拜的诏令后,喜上眉梢。一切就如同他之前想的一样,大王果然是一代明君。他没有动身回封地,直接让家臣回去传令处理,美女要挑最漂亮的,贡品要挑最昂贵的。他甚至都打算在朝歌常驻了,纣王有心肃清诸侯,自己没啥能力为啥还要对着干呢?反正飞廉获封北海候,北伯侯封地少了三分之一,也出不了什么乱子。只有在朝歌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简介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目录 > 13.不如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