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不变应万变
囤粮的种种,刘辰星可以说已经算是基本了解长安现在的情况。

    不说关中地区这个大范围,长安已经干旱了四个月了,夏收和秋收都没指望了。

    长安粮食价格疯涨,已经濒临平头老百姓承受极限了,此乃其一。

    其二,长安粮食有价无市,哪怕老百姓拿着钱也不好买到粮。

    综上可见,长安已经出现了粮食恐慌。

    长安又乃天子脚下,恐慌绝对不可能有,现在当先安抚长安老百姓的恐慌。

    说来,无非就是旱灾之后朝廷的赈济。

    本朝旱灾时的一向举措,无非就是调粟赈民。

    此中有三大举措,一是移民就粟,二是移粟就民,三是平粜。

    这三大举措,在沈氏夺得天下,建立朝堂后就屡见不鲜。

    建国之初规定”每岁水旱,皆以正仓出给,无仓之处,就食他州。”这一项就相当于移民就粟或移粟就民。

    更详细的,离长安老百姓最近的旱灾情况,就是发生在女皇夫婿沈氏高宗皇帝年间。

    她不久前才看见有记载是岁,天下四十余州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关中尤甚。诏令任往诸州逐食,仍转江南租米以赈给之。”

    此类赈济,在沈氏高宗皇帝当政间屡有发生。

    但是现在情况还用不到开仓赈济,当是平粜,顾名思义就是遇到荒年,官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这样一来就可以稳定粮荒,更稳定百姓恐慌。

    刘辰星听完种种,一念就思及以上,对朝廷接下来应该如何做,沈仲夷一行人今日为何来,心里已经有数。

    接下来,只需再和阿兄刘青山、柳阿舅处再了解一下当今的时局,以及朝堂上对关中时隔多年又旱了的态度。

    刘辰星脑子里飞快有了下一步的想法,当然身为区区九品女史,这么大的事可能涉及不到自己,但此乃国家大事,她身为京官,一家人又都在京城,可谓处在这洪流之中,也唯有时时了解动态,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想到这里,忽然发现自己和阿耶刘千里近来所为所想颇为相似,不由偷笑。

    书客居阅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寒门凤华简介 >寒门凤华目录 > 第四百四十四章 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