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强扭的瓜甜不甜
    猫耳胡同处处透着古灵怪。

    遥想当年,东粱国和长茂国立下二十年互不侵犯条约之后,位于两国边境交界处的塞北小镇叶城突然火了,一帮子瞅见商机的淘金者蜂拥而至,争相围着猫耳胡同中心地带的霜叶茶馆盖起了作坊店铺,一时间原本萧条的猫耳胡同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类店面十好几家,无论白天黑夜,全都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当然,猫耳胡同也冷清过好一阵子。东粱国和长茂国合二为一成了明国,始皇帝下令筑起了一条连接原东粱国首都和长茂国首都——现明国首都天安的运河,走马商贾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更为快捷便利的水运,致使叶城一度由人口过十万锐减到几千人。

    世事难料,谁搞得清楚老天爷的想法。这不,猫耳胡同时来运转了。那些穿着五颜六色、花里胡哨的姑娘小伙们一股脑的全朝着叶城奔来,个个指名道姓要去猫耳胡同转一转。这到底图的是什么?您到胡同里溜达一圈就全明白了。

    霜叶茶馆门口排起大长队,人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写着号码的小纸条,踮着脚尖往门口蹭。这又是为什么?说来说去,还不都是霜叶茶馆里那口古泉闹得。

    说起那口古泉,透着几分邪行,传闻是茶馆的第一任掌柜岑霜叶在一个无星无月、死无对证的夏日夜里偶然发现的。以前,这茶馆后院里有一块相貌丑陋的巨石,因为体积庞大,无法挪开,便一直占据在后院里风景甚佳的空地上。掌柜岑霜叶对这块碍眼的石头颇有微词,几次三番想把它挪开劈碎,却均未得手。

    这位掌柜也真是倔脾气,每天晚上都扛着斧头去砍上几把。日子久了,这石头也是有感情的,怎能任人如此羞辱,它一气之下竟开了口,拖着庞大的身躯杵在岑霜叶面前,指着她的鼻梁骨就骂开了。一边骂,它还一边抹上了眼泪,岑霜叶听着它的控诉,心肠顿时软下来,本想好言相劝几句,谁知那石头哭闹完,竟然一溜烟没影了。它的眼泪落下之地,竟然突突的往外冒泉水。岑霜叶小心翼翼地尝了尝泉水,这清澈透明的泉水带着一丝甜味。她灵机一动,就用这源源不断喷出来的泉水泡茶,没想到大受好评,成了猫耳胡同当之无愧的脸面。

    故事的真伪先不去评论,单说用这泉水泡出来的茶,一口下去,心旷神怡,烦恼皆消,正所谓此水只应天上有,世间能有几人尝。始皇帝御笔亲题此泉为:“天上泉。”这可是活脱脱的名人广告,饶是几百年后,广告效应仍在。而且还有越传越邪乎的趋势,什么天上泉包治百病,什么天上泉是仙人留在人间的一滴眼泪,喝上一口幸福半生……当然,没人真指着它能治病祈福,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的猎奇心理。

    那群从四面八方而来,拿号排队的茶客,全都等着进茶馆里来上一杯天上茶,品一品,这可是当年皇帝老儿赞不绝口的绝世好茶。霜叶茶馆规矩多,晌午开张,每天只卖一百杯天上茶,您问第一百零一个人怎么办?凉拌,您哪,明个儿请早。

    太阳已经晒到头顶了,霜叶茶馆竟然还没有开门的迹象。几个混不吝的大小伙子拽住蹲在门墩上望天的兼职发号员程贝贝一问才知,今天霜叶茶馆招新员工,正在面试呢。这消息弄得众人大为惊讶,霜叶茶馆的员工数量一直以来都是三位,掌柜、跑堂和兼职发号员。这个传统持续了几百年,一脉相传,无论谁死了,都是其孩子补上空缺,从未招过新人。这规矩,是第二任掌柜立下的,至今未做过任何更改。莫非,到了这第二十五代掌柜手里,要破旧立新,改上一改?

    还是说,那位即将改写历史,成为霜叶茶馆第四号员工的女子亦或男子,有通天的本事,竟被号称一双冷眼看世界的第二十五代掌柜相中了?宁要坏了规矩,也要把她弄进茶馆?

    可真是件稀罕事,这些茶客们突然提起了兴致,趁着茶馆还没开门,索席地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胡同奇闻录简介 >胡同奇闻录目录 > 第一章:强扭的瓜甜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