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二章 互联网思维造车
    早在几年前,汇众在海外投资特斯拉的时候,方哲就想过,什么时候能参与或投资国产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只不过在考察了当时国内的汽车市场环境,以及结合汇众彼时正在全球化的关键时期,不宜分散过多精力做主业不相干的事,方哲淡化了汇众自己造车的心思。

    投资特斯拉还能说是看好智能电动汽车的潜力,自己造车的话,那不是分散精力吗

    是以,直到汇众上市以后,方哲想要造车的心思,才重新慢慢活络起来。

    汇众要不要造车汇众该造什么车汇众是该自己亲自下场造车,还是只做个投资方,不参与具体的造车业务

    这些问题,在方哲脑海里萦绕许久,造车,肯定是要造的,因为未来年,互联网向汽车领域的渗透,将会进一步加速,汽车智能化和汽车动力清洁化,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也是一个打破现有汽车市场格局,弯道超车传统车企的重要时机。

    要造车,那么现在就得抓紧入场,否则的话,未来1020年,将会错过汽车行业上万亿美金的大市场。

    而且,微信连接一切的愿景和未来使命,也不允许汇众放弃车联网这么块大蛋糕。

    说白了,方哲就是眼馋汽车行业的利润,所以汇众要造车

    汇众该造什么车毫无疑问,必然是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如果造传统燃油车的话,光是在动力系统上,就很难超越那些积累了上百年技术的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巨头。

    汇众想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那必然要扬长避短,造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类很多,经过多方考虑后,方哲将目标定位在造车新势力龙头企业特斯拉选择的电动动力上。

    至于其他燃料和混合动力,方哲预判那些都只是过渡,即便将来有什么新秀出现,汇众及时投资也不晚,所以,汇众决定造智能电动车。

    第三个问题,汇众该自己亲自下场造车,还是只投资不参与具体的造车业务,这个问题,是方哲思虑最久的问题,造车必然要造的,但是亲自下场造和花钱让别人造,那是截然不同的逻辑。

    汇众亲自下场造车,好处之一是想要造成什么样,汇众自己能说了算,但坏处就是汇众这个裁判员亲自下场踢球,跟其他球员同台竞技,其他球员对裁判的公平性也会产生质疑,往后不管是特斯拉还是其他造车新势力,在接受汇众投资的时候都会慎重考虑。

    而不亲自下场造车,虽然能当个纯粹的投资方四处投资造车新势力,不管哪家造车新势力最后获胜,汇众都能保证一定的利益,但是这样以来,车造成什么样,汇众没办法决定。

    因为就算汇众再怎么有钱投资造车新势力,也很难深度的参与到造车中去,更不可能决定车造成什么样,就像汇众投资的特斯拉,除了掏钱和偶尔在股东大会上投投票,在马斯克这种强人面前,汇众哪能决定特斯拉长什么样

    汇众想要参与到特斯拉的车载智能系统和无人驾驶等技术的研发,更是件不太可能事。

    无论是车载智能系统还是无人驾驶等技术,都是未来车联网和汽车行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汇众不可能不掌握这些技术,而只当个傻傻的掏钱大户,那样被人家踢出局或者被时代抛弃,都是分分钟的事儿。

    综合考虑之下,方哲坚定了汇众亲自下场造车的信念,虽然这样有裁判员下场踢球的嫌疑,但跟车载智能系统和无人驾驶等未来领域的核心技术比起来,这些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在决定亲自下场造车后,方哲便开始谋划汇众该如何造车,首先,跟传统汽车企业直接合作的方案,被方哲直接ass掉,君不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但凡跟汽车企业直接合作造车的,最后要么造的很烂,要么不了了之。

    其次,完全从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之跨国巨头简介 >重生之跨国巨头目录 > 第六百九十二章 互联网思维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