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部分 轻轻的,走了 徐志摩年谱
    华言实编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一岁

    一月十五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今海宁市)。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四岁

    入家塾读书。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十一岁

    入硖石镇开智学堂读书。

    1909年(宣统元年)十三岁

    冬,毕业于开智学堂。

    1910年(宣统二年)十四岁

    春,入杭州府一中。与郁达夫、沈叔薇等同窗。

    1911年(宣统三年)十五岁

    辛亥革命爆发,杭州府一中停办,休学在家。

    1913年(民国二年)十七岁

    春,杭州府中学复学。返校。七月,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1914年(民国三年)十八岁

    五月,在校刊《友声》第二期上发表《镭锭与地球之历史》。

    1915年(民国四年)十九岁

    夏,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结婚。婚后经张君劢介绍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即沪江大学前身)。

    本年,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1916年(民国五年)二十岁

    春,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

    秋,转入北洋大学法科预科学习。

    1917年(民国六年)二十一岁

    因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成了北京大学学生。

    本年,《新青年》开始倡导文学革命。

    1918年(民国七年)二十二岁

    长子出生,学名积锴。

    经张君劢介绍,拜梁启超为师。

    从上海启程自费赴美留学。途中作《启行赴美文》,铅印赠亲友,述游学之志。

    九月,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

    十二月,在纽约结识梅光迪、赵元任等人。

    1919年(民国八年)二十三岁

    在克拉克大学毕业,获该校一等荣誉奖。

    九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修硕士学位。此间,政治热情空前高涨。

    五月四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民国九年)二十四岁

    九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为《论中国的妇女地位》。

    慕罗素大名赴英,罗素却已被剑桥大学辞退。

    十月,入伦敦大学政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秋,结识陈西滢,并通过他与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相识,从此对文学的兴趣日渐浓厚。

    秋,结识林长民及其女林徽音。

    冬,张幼仪到英国,夫妇住在伦敦郊外的沙士顿。

    1921年(民国十年)二十五岁

    春,被英国学者狄更生推荐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当特别生。

    夏,与林徽音热恋。

    秋,送夫人张幼仪赴德留学。

    经英国语言学家欧格敦介绍,与罗素相识。

    本年,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相继成立。

    1922年(民国十一年)二十六岁

    二月二十四日,次子德生(彼得)生于柏林。

    三月,由吴德生、金岳霖作证,在柏林与张幼仪离婚。

    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

    七月,会见英国女作家曼殊斐尔二十分钟,此次会面,影响了徐志摩一生。

    八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简介 >徐志摩的前世今生目录 > 第四部分 轻轻的,走了 徐志摩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