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人工重力发生装置!
    自古以来有宇宙船的科幻作品,例如“宇宙战舰大和号”、“宇宙海贼哈洛克船长”

    中的黄金乡号、或是Startrek的企业号,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的船上都有“重力”!(其实,就连Gunndam中的白色基地、阿尔比昂号也都是有舰内重力的,反倒是后来的阿卡马号只有居住区有回转的离心力,到后来连拉凯拉姆这些旗舰都只有磁铁靴可用……越混越回去了?)事实上,长时间的宇宙飞行中,如果没有重力,不只是生活不便,连带会发生肌肉萎缩、骨骼钙质流失等现象。因此,像“2001太空漫游”中的发现号,就是用旋转居住区发生离心力的方法,使船员有重力的感觉(Gundam中的宇宙殖民地也是相同道理。),古早以前的太空站也是设计成圆环型,以便旋转造出离心力。为什么一定要圆的才能旋转呢?理由很简单,因为离心力的大小与回转半径、转速有关,圆型的设计可以使所有人员在相同的回转半径,以相同的转速,获得相同的离心力。

    可是回头看看前面这些宇宙船,除了阿卡马的居住区以外,它们都不是“圆”的啊!

    (企业号的舰桥部分是圆的啦……不过那部分要如何“转”呢?)如果大和号要用离心力的方式,那么有以下三种旋转方式:

    第一:前后滚翻式(如图)。大和号就这么一路“翻”到伊斯康星去……这样子出来的离心力主要是在舰首(波动炮的地方)和舰尾(喷射口处)、以及舰桥最上部的舰长室(如图)。这样的话,回转速度只要18秒一回,让舰首、舰尾以秒速42公尺的速度回转,即可发生相当于重力的离心力。

    但这一来有些问题:一是全员都要挤在舰首、舰尾,生存空间极小。而且冲田十三舰长必需倒挂在舰长室,有失威严……最大的问题是:因为离轴心的距离不一致,无法让这三个地方在同一转速下得到相同离心力!舰长室的离心力只有舰首,舰尾的2/3,若是要舰长享受正常重力,那其它船员就只好挤到舰首、舰尾忍受1.5倍的重力了……生存空间如此狭小,还要忍受高度重力的压迫,不会爆发叛舰喋血事件吗?长时间的航行,最好别做这种安排……第二个方法是左右横向回转(如图):这个方法,舰长室也变成无重力状态了,只剩下舰首、舰尾有离心力。回转速可以更慢一点,约22秒一回,舰首舰尾的回转速度约秒速34公尺。不过,这一来生活空间更小。

    以上两种回转方式都有个严重缺点:因为主喷射口(舰尾)和波动炮口(舰首)都在转,所以根本不能改变方向!也无法发射波动炮!

    来看看第三种:侧转。也就是以进行方向为轴,像钻子一样前进(如图)。这一来,全舰除了舰首及舰尾以外的绝大部分都有离心力了,居住区面积大了不少。不过可是有个地方特别突出,那就是舰桥!尤其是舰长室!如果要使舰身的离心力达到地球重力,必需6.3秒回转一次,而此时舰长室的转速是秒速79公尺!重力是正常的8倍!嗯……对身负重病的冲田十三老先生,这种居住环境好象不太适合?

    (超赛亚人孙悟空:“没关系!我就是在8倍重力下才练成超赛亚人3的!照这样下去等29万6千光年走完时,你一定已经练成‘超冲田人13’了!加油吧!”冲田十三:

    “哇咧X$#@!……”)不过,这个回转方式还是缺点一堆。首先,主炮甲板不停的翻转,怎么射击?舰尾的舰载机发射口也转个不停(特别是这种方式因为回转半径小,所以转速需要特别的快!

    才有足够的离心力!),发射容易,归舰可就难了……而且别忘了,当回转半径改成这么小的时候,人类的“身高”也变成不能忽视的因素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头”所受的离心力会比“脚”小得多!

    以身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空想科学读本简介 >空想科学读本目录 > 第十三章 人工重力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