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进入世界
    水城有四大家族,两政两商,政江成,商谢沈,沈银虽也姓沈,但此沈非彼沈,按家族亲缘关系来排,沈银的亲爹沈财得排到天边去。

    水城顾名思义,三面环海,城中一条平昌大运河穿过,靠水便养活了无数居民。船业兴起后,沈家靠水运发家,到了沈贾这一代,已经富了三代。

    沈贾不是不学无术的浪荡子,从小就被老爹带在身边,到青年独自大显身手时,一次机缘巧合中沈财入了他的眼,沈银家也就是从那时候一点点好起来。

    沈财从小家穷,没上过学,本身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最大的优点是脑袋灵活,脸皮厚,最重要的是为人仗义。也就是这个特质,让作为旁到天边去的沈财一家乘上沈氏主家的东风,后来沈财越做越大,渐渐地在水城也小有名气。

    当然,在根基深厚的四大家族眼里,沈财这种白手起家的纯粹就是暴发户,上不了台面。

    虽然如此,但奈何谢家二少爷实在声名狼藉,其余三大家里稍微疼女儿的,都不会把女儿嫁给他,原因无他,谁让谢琅元不仅是个风流浪子,身边还有了个陪伴多年的可人儿了呢?

    谢琅元和他老爹不同,到了他这一代,留洋成了新潮流,不光是水城,全国各地有钱有权的人家,都兴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

    用沈财的话说,那就是喝了洋墨水,就连放的屁,也沾点儿洋气。

    谢琅元十九岁那年迷上一个小南门的住家书寓,那是个南方姑娘,听说那一口吴侬软语能让人身子骨软了半边。

    谢家本来计划给他娶了亲再送去留洋,谁知谢琅元和那小南门书寓的风流韵事竟传遍整个水城。

    这可把谢夫人愁得不行,原本和成家谈的亲事泡汤不说,连其他家的好姑娘也纷纷婉拒。

    要不是谢琅元是自个儿亲生的,谢夫人还真想不认他这个儿子。

    谢夫人当机立断把他打包,扔邮轮送往国外,直到二十二岁那年,才被召唤回来成亲。

    谁知道前脚刚回来,后脚又溜达到小南门和那书寓同出同入两个多月。

    这一下来又回到三年前的局面。

    三大家的嫡女是想也不用想了,庶女还有点希望,可她怎么甘心让自己亲儿子娶一个庶女,所以谢夫人退而求次把目光放到小一点儿的家族上。

    所以刚有点名气的沈财家,自然也列入谢家挑选儿媳妇的名单。

    嗯,没错,而且名单长达好几页。

    谢琅元再怎么不着调,他的家世仍然让不少想攀高枝儿的小家族眼馋,更别说这个浪荡子长得还相当不错,光一副好皮囊便勾得不少未出嫁的姑娘芳心暗许。

    所以谢夫人一放出风声,还是得到不少响应,名单上的名字仅一页,虚虚一看就已有三、四十人。

    娶亲这回事儿毕竟要过一辈子,谢夫人还是尽可能希望儿子能和自己喜欢的姑娘结婚。

    前提是,那姑娘得先过了她这一关,像小南门那类的,是绝无可能。

    沈财一共生了一儿两女,大儿子沈金和小女儿沈银是正妻所生,二女儿沈珠为二姨太所出。

    沈财穷怕了,这辈子最爱的是钱,所以儿女的名字一溜按“金银珠宝”排下去,在这个以崇尚读书风气的年代,显得异常突兀。

    按理说沈银作为小女儿应该轮到“珠”字,但当年沈家主母在二太太刚怀上的时候,就拍板扣下“银”字。

    “珠”怎能和“银”比?

    她的孩子,就连名字,也必须排在前面。

    不管如何,妾始终低妻一等,二太太咬碎了银牙也硬生生把这口气咽下去。

    选好了人家,谢夫人便开始设宴,沈银就是在参加谢夫人变相给儿子挑媳妇所设的宴会中,被传送到这个世界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沈银简介 >沈银目录 > 第一章 进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