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00节
都毕业后再考虑搬家,看来不能如愿。

    另外李嫂的孙子快出生了,她也要辞工,不能再帮忙带小舍和小予了。

    所以家里就剩下程山、舒月、程白鹭、小舍小予和舒老太太,程白杨和舒兰俩人可能会日常住校,偶尔回家。

    程山在海军家属大院有一套住房,有四个房间带一个小院子。舒月算了算,程白杨和小予可以住一家,舒兰和程白鹭可以住一间,舒老太太带着小予一间,倒是也够住了。

    另外,家里那两套四合院也都可以居住,有十几间房,完全不发愁够不够住。

    但海军家属大院的优势在于离清大比较近,主要是程白鹭需要走读,每天搭乘公交车,如果太远了上学不方便。而且小舍小予可以去海军机关幼儿园上学,也名正言顺。

    所以舒月和程山商量,清大家属院的房子不再续租了,等春节后全家搬过去住。

    这样的话,也省了一笔租金,同时和方大嫂一起买的四合院就闲置了下来,可预见的是几年都不会住,所以还可以租出去,赚一笔租金。

    舒月算了一下账。

    住了四年的清大家属院的三居室七八、七九年的时候还是八块钱一个月,到了八零年涨到十块钱一个月,而八二年的行情是十三块钱一个月,租金快要翻倍,一年要花掉一百五十多块钱。

    那套四合院租出去,完全够四户人家住,算下来一年租金还能收入至少六七百块钱。

    少花一百五十块钱,还能赚六七百,所以一年下来对家庭收入来说可以增加小一千块了。

    算明白了这笔账,舒月更坚定了要去海军家属大院住。不住白不住,反正不能往外租。

    这个春节,方大嫂家也过得热闹,陈新觉正式退休,在除夕这天终于回到了京市,一家团圆。

    半年前陈洪泽和程白杨一起参加高考,他考上了首都医科大学,平时在学校住宿,所以他们一家也准备年后搬到四合院去住。

    春节是两家人一起过的,也是最盛大的一次过节了。家里张灯结彩,每天都胡吃海喝。一边庆祝小家团聚,一边又伤感两家要分开了,不过好在都在京市,离得不远,舒月准备有空就去看看陈司令和方大嫂,免得他们两口子无聊。

    在元宵节的当天,程山找了两辆车来,早上把自家的东西拉到了海军家属大院,上午又帮方大嫂他们把东西拉到了四合院,好在他们都是说生活用品,没什么家具,所以搬起家来还好一些。

    最麻烦的是搬完东西之后的收拾整理,舒老太太趁着小舍小予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家收拾,舒月白天忙着出版社的事儿,晚上也一起收拾,足足收拾了一个礼拜才把家里理顺。

    “真好,又过上了有院子的生活。”

    舒月在穿书之前,住了两年有小院的房子。穿书后去了枫明岛,又住了七年多这样的房子,现在想来,还真有些怀念。

    怀念那个五环菜地,怀念谢老师给的花花们,怀念那个凉亭和葡萄藤,以及那棵一到秋天就硕果累累的海棠树。

    怀念夏日坐在房顶吹海风,怀念冬日一家人围着火炉烤红薯……

    不过好在人没变,中间几度波折差点分居,最后都整整齐齐的在一起。

    第88章 畅销 接到钱瑟瑟发抖

    海军家属大院住的都是海军司令部的军官和家属。

    东边隔壁住的是已经退休的一个领导姓江, 现在带着儿子一家住在这,他老伴王玉荷看上去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盘在脑后, 整个人看上去干练又干净。

    王玉荷带着八个肉包子给他们送了过来,“欢迎你们搬过来,这是我刚蒸的包子,给你们拿来尝尝。”

    舒老太太笑着接过来, “太客气了, 谢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简介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目录 > 第10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