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场,加工稻米剩下来的米糠正好可以**饲料。”姜晓丰很高兴,亮出肉掌,“江湖儿女多奇志,咱俩在厨艺上继续攀登高峰。”

    甄珍抬起手跟他击掌,“永攀高峰!”

    陈星耀帮甄珍从楼顶取冻鱼下来,进了后厨正好看到两人惺惺相惜。把鱼递给甄珍,陈警官声音紧绷,在甄珍耳旁小声问道:“你不会被这帮人给忽悠跑了吧?”

    甄珍奇怪挑眉,“我在这里待得好好的,为啥要跑?”这人问题问得好奇怪啊。

    得到肯定回答,某人不知怎么回事,不受控制地心花小小怒放了一下。“我回家了,晚上别闹得太晚。”

    “哦。”甄珍心里嘀咕,小陈今天真磨叽。

    元宵晚餐很快上桌,人多包间坐不开,索性把前厅的桌子合并成一个大桌,大桌中间放脸盆那么大的一个盘子,盘子里花团锦簇,棕红色的大鱼,上面覆盖了海量的宽粉,豆腐、蘑菇等食材,这是今天的主菜,得莫利炖鱼。

    冯伟的徒弟偷偷跟身旁的师兄说,“光吃完上面的粉条,我就饱了。”这是他来东北之后看到菜量最大的一盘菜。

    “大渔里面有大鱼。”鲍启智肉脸带笑,“东西还是原产地的好,来东北就是要吃这种冷水鱼。”

    大家围坐成一圈,在场就甄珍和宝库两个东北人,其他人都不了解得莫利炖鱼的来历,甄珍开口释疑,“得莫利是满语渡口的意思,松花江畔的渔民捞上鱼之后就着手边现有的食材,大白菜、猪肉、卤水豆腐、宽粉条子、榛蘑、香菇、五味子等等,放到鱼里一起炖,渐渐做出了名气,食客就用当地的地名来给这道炖鱼命名。来到辽省,我用查干湖的鱼,松花江的做法来招待大家吃顿东北菜。”

    “高纬度冷水鱼的肉质就是不一样,鱼生长周期长,连这种普通的草鱼,肉质都这么醇厚,而且还毫无腥味。”鲍启智尝了口鱼由衷赞道。

    “水土不同,我自己做的卤水豆腐就没东北的好吃。”肖思齐最喜欢炖鱼里的豆腐。

    冯伟低声感慨,“东北人少地广,好食材还能见到一些。而我们南面,这些年好食材越来越少,不说别的,光长江三鲜数量就大不如前,近海的大黄鱼汛,这些年也渐渐销声匿迹。都说七分食材,三分厨艺,就是因为食材品质大不如前,所以我们才在这里猛抠厨艺。”

    干厨师这一行当,有谁不爱惜好食材?话题有点沉重,大家都面路凝重。宝库不小心把汤匙碰到了碗沿,叮的一声响打破了饭桌上的沉默。

    甄珍给宝库的碗里添了鱼肉和蘑菇,微笑着开口道:“时代趋势我们阻止不了,但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出一点名堂,有了点名堂就有了些话语权,哪怕只能发出蜡烛那样的微光,也会影响和改变一些人的环保思路。”

    男厨师们纷纷举杯,“你果然当得起一声甄老母,心怀苍生,有菩萨胸怀,我们敬你一杯。”

    甄珍:“……”这什么破称呼?比甄师奶还让人难以接受。

    宝库小脸放光,奶音透着股自豪,“我给姐姐起的名字,好听。”

    甄珍:好听个毛线。

    同样不知内情的姜晓丰笑声洪亮得把桌上的杯碟都震得嗡嗡响,他想起《西游记》里的黎山老母……

    气氛又重新活跃开,鲍启智几个讲起圈子文化的坏处,论资排辈,不给新人机会。

    肖思齐承认自己平时被大家捧得飘飘然,快找不着北了。对姜晓丰诚恳地表示:“你们这样的民间高手就应该多出来参加活动,丰富下我们的圈子文化。”

    甄珍也附和,“美食无贵贱,只要美味,小吃也能登得上大雅之堂。其实我们厨艺界最有活力的不在顶层,反而在民间。您昨天做的豆酱焗蟹,也就是这几年才从大排档脱颖而出的吧?”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九零之美味人生简介 >九零之美味人生目录 > 分卷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