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27节
    每逢清明端午,青玉山万人祭祀,一座座功碑前哭声震天,苏家四代忠烈的功碑却被人泼满鸡血。

    萧聿坐在龙椅上,偏头去看窗外阴雨连绵。

    他不悔放意肆志谋这天下,却不愿在这深宫暮色里,听吾皇万岁,念一生太长。

    萧聿卸下冠冕,换上常服,回头吩咐小太监备马。

    盛公公耳朵尖,听个一清二楚,凑过去,明知故问道:“陛下这是要去哪?”

    萧聿淡淡道:“朕出宫一趟,不必叫人跟着。”

    明明一切如常,但盛公公看着皇帝的背影,右眼皮却隐隐发颤。

    若他没记错,今日是二月十四,先后的生辰。

    山间雾气蒙蒙,萧聿策马来到凌云道观。

    神殿内幔帐交错、幡旗林立、案几上放着两盏七星灯。

    凌云道长悠悠道:“借尸还魂、转生续命,皆有违天道,便是陛下贵为天子,福基深厚,功德斐然,也要承这因果。”

    萧聿道:“朕知道。”

    凌云道长道:“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陛下逆天而为,损的是天子元寿。”

    话音甫落,对面的男人眸色晦暗,陷入一段冗长的沉默。

    正当凌云道长庆幸眼前君主还未疯魔时,萧聿缓缓开口:“朕只要十年。”

    十年励精图治,足够为他的孩子铺平前路。

    凌云道长蹙眉看向他,一字一句道:“天道轮回,自有定数,即便贫道今日念了这转生咒,陛下也未必能得偿所愿。”

    萧聿眸中突然多了几分的潇洒肆意,“不论成败,不论得失。”

    夜幕四合,凌云道长摆了一卦,提笔写下了元后的名字。

    卦象入境,望其因果,渡生死轮回。

    风起长林,幡旗微动,纵横交错的幔帐高高扬起,窗外的晨色渐渐褪去颜色,时间好似在飞快的流转。

    随着更漏的滴答声,皇帝肉眼可见的变瘦,轮廓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已过而立之年。

    就在这时,凌云道长的耳畔忽然响起战马嘶吼,眼前闪过百姓四处窜逃的光影。

    凌云道长毫不犹豫地抬手破阵,七星灯也灭了下去。

    帝王一言而为天下法,一行而定盛衰运。

    不能再继续了。

    凌云道长起身道:“贫道修为不够。”

    这句话意味着甚,不言而喻,萧聿摁着自己的白玉扳指,片刻,低声道:“幡旗已经动了。”幡旗一动,便意味灵魂仍在。

    凌云道长道:“陛下,许是娘娘另有机缘,强求不得。”

    强求不得。

    男人眸光未改,只是眼角横生的那条细纹,却是回不去了。

    光晕刺眼,秦婈忽然睁开了眼,热泪翻滚而下。

    皇后昏睡整整三日,坤宁宫上上下下噤口不言,眼下转醒,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竹心更是直接跌坐了在了地上。

    宁晟否捏了捏肩膀,晃了晃项上人头,连忙道:“娘娘?”

    三天三年,秦婈眼前一片模糊,记忆有些错乱,开口第一句喊的是,“扶莺。”

    她念的模糊,旁人似乎都没听清这两个字。

    盛公公连忙走过去道:“娘娘可能看清我?”

    秦婈眨了眨眼道:“盛公公?”

    盛公公背过身念了一句谢天谢地,一句不够,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眼前这位要出点什么事,别说皇帝,就是连他都想抹脖子跟去了。

    宁院正重新诊脉,随后对盛公公道:“娘娘脉象回稳了,下官先去开药。”

    皇后如今有了身孕,太医院开药方是谨慎再谨慎,几个太医捏着方子在坤宁宫外争执不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宠妃的演技大赏简介 >宠妃的演技大赏目录 > 第12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