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33节
    秦婈朝他伸手,轻声道:“韫儿,过来……”

    太子走过去道:“母后累不累?”

    秦婈对着他的脸就亲了一口,一顿,又亲了一口。

    小太子的拳头一抖,瞄了一眼他的父皇,不好意思道:“阿娘……”

    秦婈摸了摸他的脸颊,“阿娘答应你,日后再给你添个妹妹。”

    话音甫落,四周雕梁画栋瞬间褪色,太子仿佛置身于上元佳节的灯会,三千明灯正在冉冉升起。

    灯上写着四个大字——吾爱吾妹。

    他眼神一亮,“阿娘!真的吗!”

    秦婈点头,“嗯,真的。”

    这斩钉截铁的语气……

    萧聿眉宇微提,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太子殿下脚底生风,整个都飘了,绝处逢生,大抵也就是这滋味了。

    傍晚时分,萧韫回到暖阁,走到二皇子身边,道:“二弟,阿娘说了,我们还会有一个妹妹。”

    萧眼睛都没睁开,手就抄萧韫晃了一下。

    太子举起拳头,与他对碰了一下。

    继后生子,朝野上下又多了许多声耐人寻味的感叹。

    他们仿佛都在等着,两位嫡出皇子未来同室操戈,当朝皇后恃宠生娇,干涉朝政的一幕。

    哪知这继后根本无心朝政,就知道用狐媚手段勾引皇帝,三宫六院形同虚设,选秀的折子一律驳回,同贤良淑德的苏后,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皇后不中用,也就罢了。

    可朝上的老狐狸们料定会反目成仇的太子和豫王,也并未如他们的意,兄弟阋墙没等来,爬墙倒是等来了……

    太子自幼勤学苦读,严于律己,俨然是皇帝的翻版,是老太傅心中几乎完美的下一代明君,偏生豫王这个不学无术的天天勾着他哥出宫。

    老太傅前脚刚走,豫王就倚在门口道:“哥,走啊。”

    太子握笔不语,只听豫王又道:“走啊!戏要开唱了,苏令仪和苏佑临都去,你真不去啊……”

    太子握笔,太子不易,太子叹息。

    豫王又道:“你不走,那我去抱安乐去了。”

    “啪”地一声。

    太子放下了手中的狼毫书卷,跟豫王跑了。

    老太傅是吹胡子又瞪眼睛,只想日后早早就把豫王赶去封地,再也别回京城。

    哪知这豫王椅子一靠,腿一翘,扇子开开合合,勾着唇角道:“我就在京城,哪儿也不去,太傅趁早死了这条心。”

    什么乱七八糟的谏言,太子亦是充耳不闻。

    直至很久很久以后,大周边界横生霍乱,京城魔头豫王则是头一个自请出征的。

    他说,他一生不求功名禄利,也不为青史留名。

    但若为他的兄长。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实把豫王比成京都魔头,倒也不甚准确,毕竟还有一个安乐公主骑在他头上。

    那是豫王唯一得罪不起的人。

    安乐公主,生与延熙七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

    从后宫内廷到长公主府,从长公主府到镇国公府,从镇国公府再到承恩侯府,从紫禁城到勋贵云集的昀里长街,她可以打通了,横着走。

    安乐公主选驸马的那天,堪比某帝某年选妃。

    当然,这都是后话。

    ——

    夕照庭院,梧桐叶落。

    一到秋天,萧聿身上的旧疾便会隐隐作痛。

    因转生而损失的元寿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以前出征时留下的旧伤。

    秦婈回想再入宫那年,听到他咳嗽就跟听外面莺啼一般,内心毫无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宠妃的演技大赏简介 >宠妃的演技大赏目录 > 第1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