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3节
    国内的电影拍摄本来就比国外差了不少,是靠着他们这些第五代导演不断在国际上争荣誉,才勉强没掉队。

    等他们彻底退下来,新一代导演没人能接得了班,赵导都不敢想那个结果会如何惨烈。

    “那也得他经得住捧,不然名不副实还要硬捧,那就是捧杀了。”

    “你可别小看小林,这年轻人的天赋可比你我还高,等看完《老兵》你就知道了。”

    赵导跟身旁的几个朋友信誓旦旦的道。

    眼看着首映马上就要开始,他这才坐正身体,安静的看向前方的大屏幕。

    电影画面徐徐展开,年仅十六岁的宋长征听自己爷爷说,他的名字是当年从家门口路过的红军取的,便对成为一名军人充满了执着。

    后来半岛战争爆发,国内要派遣大批志愿军前往半岛作战,听到消息后的宋长征踊跃报名,终于成了一名新兵。

    刚参军的宋长征经过短暂的新兵训练,便被分配到一个曾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无数功劳的英雄连。

    然后由于半岛战场形势越发严峻,匆匆跟随大部队前往北方边境。

    在一群老兵的带领下,宋长征熬过了一段艰难的战场适应期。

    不再畏惧对抗和隆隆枪炮声,学会了如何跟敌人战斗,也学会了如何在战场生尽可能的活下来。

    只是那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打的太过惨烈。

    经历了数场残酷的战役,身边的老兵们一个个倒下。

    受到他们不少照顾的宋长征,倒是侥幸的活了下来,并将自己也磨练成了一名合格的老兵。

    等到战争结束,从半岛战场上撤退下来的宋长征,抚摸着一只只已经失去了主人的军帽,沉默着敬礼。

    电影进行到尾声,跟随着年迈的宋长征的回忆,一个个牺牲战友的身影开始褪色,最终变成了一排排烈士碑上的黑白照片。

    他们或是青春洋溢,或是成熟稳重,他们操着天南地北完全不同的口音,家中有妻有子,还有年迈的父母。

    每个战士都是从新兵期开始的,能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的,称之为老兵。

    而阵亡的,则称之为烈士。

    林知知跟几个朋友也来参加了首映会。

    她出生的时候,家中就已经富裕了起来,她根本没吃过什么苦。

    且国内和平已久,她也很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

    对老一辈军人的印象就跟时下的年轻人一样,颇有些无感。

    除了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清明会在学校老师的组织下,前往烈士墓祭拜。

    等到大了些,连这种祭拜都没了。

    可此时看着电影里那一个个老兵们牺牲倒下的画面,还有那一排排烈士墓碑,林知知连忙用纸巾擦了擦流出来的眼泪鼻涕,忽然就很想去烈士陵园看看。

    林知知的小姐妹们也跟她差不多,看着电影里那些老兵们顶着严寒,啃着冻硬的的土豆,最终却惨烈牺牲的画面,心生触动。

    想到正是这些前赴后继的战士们铸成的血肉长城,才换来了她们今日和平美好的生活,感性的小姑娘们纷纷擦起了眼泪。

    那些战士们静静地躺在墓地里,再也看不到和平到来的那天,再也看不到盛世是何种模样。

    而更不应该的是,她们这些后辈承平日久,竟也慢慢遗忘了他们。

    她们是受了林知知的邀请,特地前来给林知知的小哥捧场的,本来对这种战争片并没有什么兴趣,哪知道却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一群学音乐的小姑娘,此时心中再无风花雪月和无病呻吟,反倒是军乐的音符开始不断在她们脑中激荡,真恨不得马上回家弹一首钢铁洪流进行曲抒发心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简介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目录 > 第21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