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蜀道上故事
    申明:这是一段发生在平行空间的狂想曲,纯属虚构()!

    ******

    ******

    “一张。”

    武汉红楼纪念馆前,身材高大的杨秋背着双肩包站在排队买票的人中显得格外鹤立,旁边旅游团里的几位大姑娘还不停的朝他这边挪。

    经过一番挤闹,他终于步入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资料,从眼前掠过刻入脑海,无声叙述着那段沧桑岁月中革命先驱们的勇气和开拓精神()。

    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想从海外移植政权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也因为缺乏长期执政经验、且受困于当时手上的实力等因素,最终导致了革命成果被军阀逐渐窃取。从保路运动起至武昌第一枪,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同时也将国家带入了泥潭,北洋弄国,南洋混沌,两大集团互相掣肘,日本、美国、英国等等列强纷纷狠扑了过来,最终导致了分崩离析陷入乱战。

    那是个引人入胜的大时代,那是中华大地三千年未有的变局时代,拥有太多太多的光怪陆离,身在新社会的人永远也无法明白那片汹涌大潮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摇摇头,摒弃了这些杂念后,杨秋突然被远处橱窗里的两把老枪吸引了。

    “勃朗宁m1911!”

    作为退役军人,杨秋对枪支的喜爱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所以立刻细细评味那个时代的战争精粹,老枪也仿佛有了生命般,在耳旁叙述着经历过的一场场战争。

    “小伙子,喜欢?”

    突然,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杨秋扭头看去,一位带着黑色礼帽的中年人不知何时来到了身边,夸张和复古的帽子让他整个人都有些滑稽。

    “嗯。”杨秋不掩饰的点点头,只要是军事迷,估计没有人会做出第二个答案。

    “小伙子,你是一个人来的?”

    “是啊,随团前来那叫旅游,一个人来才是祭拜。”

    “祭拜!好,好一个祭拜,可惜现在却没多少人愿意来了。”男子哈哈一笑,突然双手一挥,杨秋便觉得眼前的世界陡然旋转了起来,接着就失去了一切知觉。

    ------

    ------

    “醒了,醒了()!”

    炎炎烈日下,湖北至广安的官道上十几挂大马车一字排开,马车被用油布裹得严严当当,只能从外形看出大都是些长条状的匣子。

    马车上没有任何标记,旁边押送马车之人也大都身穿单衫,更像是镖局的趟子手,只不过这群“镖师”个个背着长枪,大辫子盘在脖间,身材扎实、目露精光,看起来相当精锐。

    车队中央,十几号“镖师”围拢成堆,有些扇风有些端来清水,呵护圆圈中央同样装束的年轻人。即便如此意外,这些“镖师”也丝毫不乱,救人的救人,看护的看护,一看便是久经训练之士。

    杨秋只觉得耳旁似乎有谁在呼喊不停,但方言听起来又模模糊糊,还以为到了奈何桥,努力地睁开眼皮却发现面前竟围拢了一群身背长枪的大汉,更怪异的是这群人居然都盘着鞭子!

    这一幕让他大为诧异,难道有剧组在武汉红楼辛亥革命馆拍戏?

    “虎子,你也忒弱了点,这点日头便受不了,真不知道你是如何入得我们新军。”

    “禁声!”

    一位满脸大胡子的汉子刚开始胡咧咧,旁边一位壮汉便阻止了他,神色紧张看看四周,发现没有外人后才叱道:“少说废话,扶起来。”

    大汉们七手八脚把杨秋扶了起来,灌了两口清水后他总算感觉有了些力气,看看四周都是大山,感激问道:“谢谢诸位大哥,你们这是再拍什么戏?这是那里?”

    “拍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辛亥大英雄简介 >辛亥大英雄目录 > 第一章 蜀道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