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据闻祈瑞大师当年无缘考场,心灰意冷之下开始修佛,此后修为一日千里,能知佛意,甚至听见灰尘落地的声音。

    姜苒来过玉佛寺很多次,总看到祈瑞大师在大殿旁免费教授穷人家的孩子读书,这些孩子读了书,将来就可脱离贫困,因此从来没香客去打扰大师。姜苒也打从心里尊敬这样的人,读书识字能让穷人家的孩子有资本去改变命运,祈瑞大师年复一年免费教字真的很了不起,这才是真正的佛心,佛事。

    要说她穿越到这边有什么偶像,那就是祈瑞大师了。

    现在被偶像微笑以对,姜苒只觉得要高兴得上了天。

    窦万里从怀中拿出书卷,「昨日深思一晚终于想出答案,不是重农轻商,而该是重农保商。」

    祈瑞大师点点头,表情写着「孺子可教」。

    窦万里继续说:「我东瑞国以河道立国,因为有东西河道数条,南北河道数条,北方得以吃到新鲜蔬果,南方可以得到珍贵药材跟木材,这些不只是农民辛苦的结晶,也包含商人的努力。商人,不只是商,底下还有一群劳力,每个劳力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若是重农轻商,压抑商业,那相对的也会压抑到苦力,在河道工作的人,船务,码头工人等都会被影响。朝廷应该鼓励商业,鼓励商人给工人多一点工资,而不是处处挑剔商人,以为这样打压就是对农民的公平。」

    姜苒在内心哇了一声,古代人能有这见识,不简单。

    重农轻商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到进入二十世纪才渐渐被一些经济专家所检讨,商人也繁荣了社会,他们为什么要被轻蔑?

    但这古代人生在这保守的世代,可以说出重农保商,可见是真的有脑子,他的说法是共享,共荣,而不是齐头式公平。

    祈瑞大师微笑,「小姑娘怎么说?」

    「我家少爷说的对,要是没商人,北方的人一到冬天只能吃咸菜,南方的人只能用一些普通木材搭屋,然后十年就倒。现在不管南方北方,过的都是差不多的日子,你有人参,我也有人参,你能吃蔬菜,我也能吃蔬菜,当然农民很伟大,可这也有商人的功劳在里面,朝廷应该减轻农民赋税,而不是整天骂商人,动动嘴皮子这可不叫施政。」

    窦万里心里一动,难道这就是祈瑞大师说的「心意相通」吗?

    朝廷轻商,为了讨得朝廷欢心,京城上到下莫不轻贱商人,但好笑的是大家嘴巴上轻贱商人,私底下又大做生意。做生意没关系,可嘴巴上不对商人好一点,不也是骂到自己吗?

    减轻农民赋税,这点他也想过,朝廷这几年税收丰厚,其实可以在实际上对农民好一点。

    「老衲问小姑娘一个问题,若有人送你三间铺子,收,还是不收。」

    「大师问倒小女子了,若对方要求我的事情,我能做到,我收,若我做不到或者对方不愿说何事,除非我穷到无路可走,不然不敢收。」

    祈瑞大师眼露笑意,「没有断然拒绝,小姑娘爱财。」

    姜苒坦然,「爱得不行,我与母亲被家族放逐,这么多年来只有银子照顾我们一家四口,最香的不是桂花,而是铜钱,最美的不是牡丹,而是金子。」

    窦家的丫鬟活被众人抢破头,还不是因为那二两银子。

    祈瑞大师微笑点头,「这么多年,若不是香客捐赠,玉佛寺也难维持下去,老衲也爱金银。」

    姜苒打趣,「大师不是四大皆空?」

    祈瑞大师回得大大方方。「四大皆空也得活下去,何况老衲还有贪念,想办学堂,想办善粥棚,都得要银子。」

    两人话说得有来有往,一旁的窦万里却是心想,祈瑞大师说的没错,让他带她过来这里跟祈瑞大师说说话,自己从旁看看便能知道这是不是正缘。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别让夫人不开心简介 >别让夫人不开心目录 > 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