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战犯审判、日俘日侨遣返与战争赔偿
    1945年8月15日,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日子里,蒋介石对全国军民与友邦人士发表了广播讲话,他说:“……此次战争发扬了我们人类互谅互敬的精神,建立了我们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且证明了世界战争与世界和平皆是不可分的,这更足以使今后战争的发生,势不可能。我说到这里,又想到基督宝训上所说的‘待人如己’与‘要爱敌人’两句话,实在令我生无限的感想,我中国同胞们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击溃,我们并不要企图报复,更不可对敌国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为他们的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怨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这个演讲的精神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就是“以德报怨”。

    日本人恢复理智的时候,表现了尊敬强者、服从性很强的另一面,对战胜者彻底顺从并保持了纪律。历史学家黄仁宇参与并目睹了受降活动,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回顾了当时的气氛:“我自己于1945年9月初随第三方面军先遣部队抵上海,又随副司令长官郑洞国将军赴南京,此时京沪铁路全倚尚未受降之日军警卫,而一路秩序井然。黄埔路中央军校旧址为9月9日冈村签署降书场所,所有会场布置工作,一部由日本士兵担任,他们垂首听命毫无参差情节。据通日语之同事道及,他们下级军官对士兵训话仍保持十足威权,毫无恐惧失控情态。凡我所目睹身受,日军上至将领下至士兵全部驯顺有礼。我与彼等相处数月未曾闻一句不逊之言,亦未见一个抱怨怀憾的表态。不久之前尚有一位友人在纽约《世界日报》为文称,彼曾在当日见及日军宪兵队尉级军官。因为日本宪兵平日为非作歹,终战后此等军官成日被居民痛打,但彼等受有冈村命令不得回手,以致每日脸部打肿,仍奉行命令如故。”日本军队在投降过程中显示他们惊人的服从性,中国内部的政治冲突也常使他们左右为难。

    从1945年8月到1947年5月,中国各地共逮捕日本战犯2357名,相继在北平、南京、上海、汉口、广州、太原、徐州、济南、台北、沈阳等地,设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经过各地的紧张审判,35名战犯被执行死刑,遣返回日本者933名,引渡出国者27名,尚有在押战犯1137名,转移到司法机关者数百名。为统一审判在华日本战犯,中国于1946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任命石美瑜为庭长,王家楣为主任检察官,审判由中国驻日代表团引渡的和从全国各地法庭移交的日本战犯。中国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的首犯之一谷寿夫、乙级战犯田中军吉,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和野田岩,侵华日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官酒井隆、侵华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官田中久一等进行审判,并处以极刑。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东京审判是从1946年5月开始,最后裁决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坂垣征四郎、广田弘毅等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战争责任之所在,国际社会早有定论。

    根据以德抱怨的政策,从1945年11月第一批遣返船从塘沽港离岸开始,到次年8月21日最后一批日俘、日侨在日本登陆为止,共计有125.5万余名日俘,784974名日本侨民从塘沽、青岛、连云港、上海、基隆等港口乘船回国。之后,还有日俘、日侨陆续回国,总数达到310万人。遣返用了10个月,而当时一些外国人估计,中国的遣返工作需要4年半左右。当时的中国内部并不安宁,但中国政府依然动员大量交通工具和船只,让这些曾经在中国犯下暴行的日本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简介 >中国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目录 > 战犯审判、日俘日侨遣返与战争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