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序 言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quot;立言quot;⑵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接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quot;名不正则言不顺quot;⑶。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传的名目很繁多:列传,自传,内传⑷,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quot;列传quot;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quot;正史quot;⑸里;quot;自传quot;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说是quot;外传quot;,quot;内传quot;在那里呢?倘用quot;内传quot;,阿Q又决不是神仙。quot;别传quot;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quot;本传quot;⑹——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quot;博徒列传quot;,而文豪迭更司⑺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其次是quot;家传quot;,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quot;小传quot;,则阿Q又更无别的quot;大传quot;了。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quot;本传quot;,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quot;引车卖浆者流quot;所用的话⑻,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⑼所谓quot;闲话休题言归正传quot;这一句套话里,取出quot;正传quot;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⑽的quot;正传quot;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quot;某,字某,某地人也quot;,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那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quot;阿Q,你这浑小子!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quot;

    阿Q不开口。

    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quot;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quot;

    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quot;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quot;

    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那里还会有quot;著之竹帛quot;⑾的事。若论quot;著之竹帛quot;,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我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倘使他号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写作阿桂,是武断的。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写作阿贵,也没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Q正传简介 >阿Q正传目录 > 序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