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两厢情愿
这才找到了向省委书记汇报的机会,就说桔苑村前几年是集体经济空白村,进行试点后,依据省委确定新农村建设30条标准;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引进了一批企业,包括投资五千万、产值上亿元的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实行了乡统筹村提留,今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望达到一百万,家庭人均收入可望实现五千元。省委书记听了丁一的汇报一语不发,很随意地走进了一户人家。一对老年夫妇正在用午餐,吃的是稀饭,桌上全是蔬菜,省委书记问男主人,生活过得怎么样?男主人说能填饱肚皮,搞新农村好是好,为我们贴了墙面砖,院子里种了果树花草,就是一样不好,抽水马桶把粪便冲走了没有肥料种地。

    省委书记出了屋才对跟在身后的一班人说,滨海市委抓新农村建设,带领农民奔小康,大方向是正确的,执行省委决定是坚决的,但选点不是很对头。桔苑村新农村不像新农村,居民小区不像居民小区,要好好总结试点经验,把省委新农村建设30条真正落到实处。省委书记说完就钻进那辆改装过的奥迪走了。丁一本想也钻进赵明山的车去陪省委书记吃一餐饭的,在饭桌上再跟省委书记沟通沟通。想想这个试点试得没有多少风光,还有全体工作队员在村办公室正在恭候省委书记光临,自己溜了不好,就一个人回来了。田青和十多位工作队员站在院子门口招呼他,他神采飞扬地说省委书记对我们的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坐了。

    上午,大家都很辛苦,到会议室好好享受一番。大家就乱哄哄地涌进会议室,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抽的抽,一片乌烟瘴气。

    省委书记是用了中餐后看了丝织厂和正在上马的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才离开滨海去地委的。在丝织厂门口见到刘琳的时候,省委书记说先闻其名再见其人。听了刘琳关于丝织厂改革汇报后,说了一句让刘琳激动不已的话:果然人如其言,名不虚传。随行的都清楚刘琳在省委书记那头是挂了号的,就都为刘琳喝彩。送走省地委领导后,赵明山和刘琳都没有上车,而是朝滨海公园走去。说是公园,实际上就是沿海修了一道防护栏,间或修上几个亭子放上几条水磨石制成的长椅,坐在椅子上可看看远处的大海和看看空中的海鸥。刘琳在丈夫刚去美国留学的日子里,一个人睡不好觉,清晨早早起来,到海边看看日出,看看从水中升起的太阳怎样把海水染成血红色又变成暗蓝色。她知道无论思念有多么悠长也伸展不到大洋彼岸的夏威夷。

    离婚之后,她再也没有来过这里,更没有陪一个男人来过。她说看到大海就想流泪,心中满是凄凉和无助的感觉。当赵明山跟她一前一后走到海边时她还是左顾右盼的。

    她知道一个女市长与一位男书记大白天散步在海滨公园,是没有任何理由可推托的,尽管两人心明如镜。

    赵明山说我要走了,看来你也不会留在滨海了。

    刘琳的目光追随着那只远去的海鸥,直至它在天际渐渐地幻化成了一个黑点。

    海风撩起她的紫色风衣和齐耳短发,她知道滨海这块土地已容不下她了。但是她对赵明山说,我不想离开滨海,真的不想离开。

    赵明山问为什么?

    刘琳说我失去的太多了,包括丈夫、家庭和女儿。不能再失去滨海还有在滨海没有完成的事业。

    赵明山说做官在哪里都一样,关键是上要对党忠诚下要对百姓负责。他说自己老了,能升个副专员也就在官道上走到头了,说刘琳还年轻,该牺牲的都牺牲了,该得到的也要得到。还有不论到哪里,都不能一个人过,要成个家。

    刘琳感激地点点头。

    赵明山说没有离开滨海盼望早日离开,到真的要离开,就放不下这块土地了。

    人的感情就是怪,越上年纪就越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市委一号简介 >市委一号目录 > 第十三章 两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