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老太太说,她曾过了一段闭关自守的生活。

    初到疗养院那几天,2楼一号房间简直门庭若市,下自院领导,上至市今以至省领导,轮番地往这里跑。市委班子里的人没有拉下一个,都来过了。这些在全市范围内一迈脚踩得地面颤动的头面人物,在老太太午睡未醒时,竟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坐在外间等候,疗养院的正副五位领导,更是轮番不停,这个问:“你老需要啥?”那个又来间:“柳老还需要什么吗?”简直应接不暇。

    这在政界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嫂子下来疗养,能不献点殷勤吗?谁不愿意结识这样的老太太,给自个备下一条可走的门路?

    老太太在家里孤独怕了,到了下面,自然喜欢接触人,说说话,因此,即使强打精神,也要接待客人。女儿玉殊则不然。走马灯式的拜访,没完没了的接待,整得她苦不堪言。于是她以业务干部那种惯有的固执和不留情面,写了一张“因主人身体原因,恕不会客”的告示要贴到门上。老太太不同意这样搞,母女俩还因此有过一番争执。

    老太太说:“玉殊,这样搞影响不好。”

    玉殊说:“我们不是来这里工作,有什么影响不好?”

    老太太说:“我们的背景人家都清楚,我说的影响主要是考虑你叔叔的。我担心人家会说,某某某的亲属如何如何,这不把你叔叔也捎带上了?”

    玉殊说:“我的看法正好相反。现在社会上走后门、拉关系已经成风,我们闭门谢客,也许群众会说,到底是某某某的亲属,人家不接受那一套。”

    玉殊不说是不说,一旦开口,真还能讲出许多道理来。老太太张口结舌,回不上话来。

    玉殊又说:“妈,你不要忘了,我们是疗养来了。疗养是为了康复。这么门庭若市,三个月下来,恐怕你会被拖垮,还得搭上我,何苦呢?要说得罪人,得罪的不是老百姓,是几个当官的,我们不求他们什么,有啥怕的?”

    争论的最后结果,那张门神般的谢客告示终于贴到了一号房间的门上。

    “门神”果然有效,打那以后,那些上门拜访者,不得不望而却步,只好将举起敲门的手收了回来。

    柳鸿接手伺候老太太以来的这一段清静正是这张“门神”起的作用。柳鸿起初还有点奇怪,表姐说当官的不断地往这里跑,怎么就不见一个呢?后来她才明白,一定是有了这张拒人千里的告示,人们才不敢来了,待她拜认姑妈之后,觉得说话硬气了,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柳鸿问:“姑妈,门上这张纸还让它贴着?”

    老太太说:“那是你玉殊姐贴上的,你说呢?”

    柳鸿说:“我看把它揭了吧。”

    老太太笑道:“女儿在的那段,是闭关自守,侄女来了,又变成改革开放。揭就揭了吧,我的身体好多了,你年轻,身体也好,来人就多招呼点。”

    柳鸿当即就把告示揭下来。

    老太太压根儿没有想到,她这里的一举一动,全在多少双眼睛的注目之中。

    原来那些想结识老太太的人,并非因谢客而绝了此念。你们隔三差五地给疗养院领导打过电话来,名义是关心老太太,问身体怎样,实际是要掌握老太太的情况,寻找一个进见的机会。陪侍人由那位不苟言笑、脸拉得老长的女儿,换成一位年轻漂亮而又热情的侄女,这给那些人带来一丝希望,后来老太太身体大有好转,每天户外走动的时间比以前长多了,更使他们兴奋不已。待门上的告示一揭,那就说明不再闭门谢客,若还迟迟不动,那不就是傻瓜一个吗?

    这是一场信息战,捷足先登者,自然是最先掌握信息的人。

    揭掉告示的第二天上午八点整,院长把电话打到房间,说有点事,请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骗官简介 >骗官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