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玩时间于股掌之中
    再从财务回报上来看,时间越长,回报也越高。这就像我刚才讲过的一样,一个瓷器,你埋地下一万年,它就是个文物。全世界做投资最牛的、最受推崇的,是沃伦·巴菲特。巴菲特从小学的时候,就用300美元开始做投资。那么现在呢,他是世界第二大富豪,由300美元发展到将近400亿美元身家。他投资的方法非常简单,以至于所有人都能懂,但所有人都不做。他是一个简单的人,在一个小镇上,非常简朴,住的是20万美元买的房子。他怎么投资呢,他就是买一只股票,买一只他认为好公司的股票,然后就放在那儿等着,就这么简单。多数人都不断地在挑股票,买了卖,卖了又买,进进出出个不停。他都买了什么呢?他买了可口可乐,买了吉列、纽约时报,还买了保险公司。他成为“大师”以后,总结出很多诀窍。他特别强调的是两个环节,一个是买对,一个是长期持有。长期是多长呢,他都是20年不动。可是一般来说,做投资的人,特别是华尔街的人,没有人能搁20年的,但他老爷子就干这一件事,所以他居然成了世界第二大富翁。

    所以这几年,我们强调专业化,跟万科一样,专业地做一件事,做到现在,实际上就比过去从容很多。

    就投资来看,当时间是一定的时候,投资回报的多少就取决于你投资的对象。举例说,我们在1992年买过两块地,一块地在北京的怀柔(庙城),一块在海南的三亚。两块地前后脚买的,三亚是1992年的八九月份买的,北京是1992年底和1993年初买的。但是2006年年初,我们把三亚这块地卖了之后,才发现北京的地涨了20倍以上。但三亚的地,放了同样的时间,只涨了不到3倍。显然,同样的时间,放在不同的地方,差别非常大。今天我们懂得了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仍然准备拿10年去耗一块地,那我们就一定要先选地方,而不是强调时间了。

    在时间投资上的第三个规律,就是要看你投资的对象,或者说是你在一个时间段上所确定的对象是否正确。如果是对象选错了,你投入的时间带来的收益就成了负值,时间越长,灾难越大。所以,事情的性质一方面是由时间决定的,另外一方面也是由投资的对象决定的。时间投入的对象不同,事物的性质也不同。就像我,曾在牟其中那儿打工,如果一直跟着牟其中,花同样的时间,跟他在一起,叫参与经济犯罪活动,肯定被抓起来;如果是跟柳传志在一起,那就是做一个职业经理人;但我们自己做呢,叫创业。所以同样的时间下,你跟什么人在一起,也很重要。

    聪明的投资并不复杂,尽管也绝非易事。

    所以如果我们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去做好一件专业的事情,用持久、专注的办法来对待,我们可能会得到很多的金钱,同时我们又能省出很多的时间来,而省下的那些时间,就相当于投资的回报,我们可以拿出来消费,可以去度假,可以去画画,去满足个人的其他兴趣。在人的一生当中,时间作为消费品和作为资本品是互相挤兑的。你有这个就没那个,有那个就没这个。因为人一生的时间就这么多,而且对每一段时间内享受的层次要求和品质是不一样的。时间转瞬即逝,过去了就回不来了,比如孩童时的那种欢乐,待你到50岁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了;你那时候会享受,但同样给你一小时,能找到同样的童年快乐吗?绝对不可能啊!

    另外在中国,又一个投资的神话故事发生在万科。万科在发行股票的时候,有一个香港人,当时跟万科一块儿做录像机生意的,当时买了300万的股票,没留神买成了法人股。买了以后,长期不流通,他又去做别的生意,他缺钱的时候,好几次通过关系,想把这个法人股换成流通股,或者换成香港的B股尽快卖掉。但由于不好卖,就搁下了,从上市到现在一直搁着,搁了17年,到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野蛮生长简介 >野蛮生长目录 > 玩时间于股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