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幸福与欲望
    政治家也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伊拉克的萨达姆。萨达姆是中东的强人,当时他要称霸中东,他的军事力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七位,他的欲望和他的能力以及他周边的关系出现了冲突:他侵占科威特,被美国人和联军彻底击毁,两伊战争打了10年,把整个国家的人均GDP从7000美元打到了1500美元。他最后跟美国坚持正面冲突,在伊拉克本土开战,美国人用40天摧毁了他的政权,使他成为俘虏,在两年之后被绞死。英雄本身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会把自己的目标、欲望,道德化、意识形态化和神圣化,但这不能表明或换来能力瞬间的提高,所以当能力和欲望之间产生冲突,面临的挑战、困难和压力仍然是不可解决的。

    反过来你要变成萨达姆,变成刚才讲的张海,成本就太高。当你的手段还没有满足欲望的时候,而你的欲望又膨胀了,于是你就会陷入无限痛苦的深渊。所以人生要不断地调整,提倡一点宗教精神,多一点奋斗的愿望,把这两件事情做一个调和,然后既不断奋斗又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事业才能稳定。20世纪90年代初大家追求暴利的时候,王石说超过25%的利润不赚,这就是管理欲望。虽然不是宗教,但是他知道要管理欲望。所以真正成功之人是会管理自己的欲望的,这样才能保持他的能力和外部的环境以及目标之间的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

    比如有一杯白水,可我想喝甜的水,于是痛苦。宗教就会教我本来就不该喝水,我不应该有这个欲望,那么我喝了一口不管什么水,已经超过欲望了,于是很幸福。这就是现实的道理和宗教道理之间的差距。按照宗教的眼光来看,我们现实的幸福应该远远大于大家的感受。为什么呢,现实这些物质条件对于我们的基本欲望来说完全足够,也就是我们在任何地方只要把欲望调低,就会快乐幸福。宗教信仰者内心的冲突远远小于现实奋斗者的冲突,宗教会给人安静,现实让人奔波。所以从幸福感上来看,宗教信仰者感觉到的幸福会大于现实人的幸福,因为他们的成本低。按宗教的方式管理自己的欲望成本很低,吃斋、念佛、忏悔、行走,比如释迦牟尼就能很好地管理欲望,最后修行变成了一个佛。

    很多人追求满足欲望的手段反倒是放大自己的欲望,以为这样就会更幸福。现实世界往往强调如何管理满足欲望的手段、条件和外部环境。有趣的是宗教,宗教不去管理满足欲望的手段,宗教只去管理你自己内心的欲望。第一看你的欲望从哪里产生,这是因果。不去管果,想办法把因做好,这是管理欲望产生的根源,让你减少最初的原欲。管理好这个以后,你就可以管理自己欲望的数量、欲望的方向、欲望的长短。如果退一步,欲望没有管好,他会让你自我反省,把这个原因归咎于自己对欲望的管理还不够好,还要继续管,而不是说欲望错了。再复杂的宗教都是围绕克制、管理、调整、协调你的欲望展开的,认为欲望是一切后世痛苦的源泉。如果欲望管理好了,一切幸福就在眼前。

    在现实生活中,关于幸福和不幸福要从两个方面看,即我们的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及能力之间是不是能够平衡。

    小到我们做生意,大到追求国家民族的复兴,膨胀的欲望往往导致很多悲剧。从做生意来看,比如前两年健力宝突然被收购,收购健力宝的人叫张海,从河南一个小城市来,早年练过一些特别的功夫,后来跟所谓大师学艺修行传道,然后做了些生意。他怎么突然会有3个亿收购健力宝?大家都看不明白。他说自己炒股赚了钱,然后拥有了健力宝。接着我们就看到健力宝开始不断出镜,一会儿健力宝足球队员跟人打架,一会儿又出了新饮料叫“第五季”。但可悲的是两年以后这个人出了问题,然后被曝光说他其实没钱,这些钱都是一个叫祝维沙的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野蛮生长简介 >野蛮生长目录 > 幸福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