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创业家推手的六大告诫
者,往往和他一样具有长远的眼光。在他接触的创业者中,不乏短期利益驱动者。其中有一位创业者就曾当面表示对沈南鹏的“资本运作能力”颇为佩服,并表示“正在学习”。而沈南鹏给他的劝告是“作为公司的CEO,有这样的想法比风险投资家有这样的想法更危险”,企业的CEO和投资者扮演的角色都应该是长期企业的缔造者。

    从2005年9月红杉中国建立,到2007年,沈南鹏已经收到了两千多份的商业计划书,接受面谈的有200多家,而最终谈成的却不超过5家。这足以说明,沈南鹏在选择创业者上是很“谨慎”的。

    作为风险投资人,都懂得商业模型和团队是投资考核的两大要素,而几乎所有在中国的投资者都认为,投人比投资商业模式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沈南鹏和多数VC的观点一致:好的创业者要比好的商业模式更“值钱”。因为商业模式有机会调整,但人或团队并不好衡量。

    在沈南鹏众多“完胜”记录中,只有一次早期的“败走麦城”。早年沈南鹏经朋友介绍,投资了一家企业,“因为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当时也不知道‘看人’,觉得行业好、企业有单子就投了,不知道团队中的管理层还有矛盾,虽然投得很少,结果仍然非常失败。”

    而后,从投资分众、金丰易居起,沈南鹏开始了“看人”的“科学投资”。

    当然,谁都很难总结出一个好的创业者模式。不过,沈南鹏却知道不好的CEO是什么样的。他曾戏谑地总结出一个“十个可能让你投资受困的CEO的迹象”,虽然有开玩笑的成分,但其中有不少地方仍值得大家回味。

    沈南鹏说自己最看重创业者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是不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其次,是不是为自己创业有一个最好的准备;最后,创业者是否能成为一个个很好的聆听者。

    对于那些渴望得到资金,又会被银行拒绝的中小企业来说,风险投资是他们最大的希望。而对于风险投资商来说,从数以千计的商业计划书中挑出“千里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沈南鹏一直奉行着红杉的理念,“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所以他告诉创业者们:“即便你没有‘21世纪最赚钱的项目’这样的标题,我们也会认真对待。”

    从分众的江南春、奇虎的齐向东、宏梦的王宏,到利农的马承榕、众合的郑磊,以及易居中国的周忻,这些成功的创业者,无一不体现出沈南鹏识人的高超“艺术”。

    创业,应从最简单的入手

    “创业,就要从最简单的入手。”这个看似朴素的道理,帮助沈南鹏带领着携程、如家成功走进了纳斯达克。

    1999年,在网络经济的浪潮下,人们的投资激情蓬勃发展。投身互联网热潮的沈南鹏却仍保持着冷静和理性,在经济大背景下,他考虑更多的是中国的国情、物流体系薄弱、信用卡制度不健全等。

    作为耶鲁大学的MBA,又有8年海外著名投资银行工作经验的沈南鹏,却有着“土得掉渣”的创业思维:“创业就像小时候做数学题一样,应当从最简单的入手。”

    于是,他选择了旅游业,从事的是别人都“看不上眼”的卖预订服务收取佣金,携程网由此诞生。

    携程最初的赢利点,是从酒店订房开始。相对于订票,订房更为简单、直接。顾客只要先在携程网上拿到订房号,然后拿着行李入住就可以了。而酒店通过携程的宣传,会赢来更多的顾客,这样一来,酒店收入就会相应增加,携程再收取酒店的佣金就要轻松很多。

    基于这样的逻辑,沈南鹏给携程制订的第一年计划就是:集中全力打通酒店订房环节。这种“帮人订房”的工作,在多数海归甚至本土人士看来都是“小买卖”,过于小儿科。但沈南鹏去做了,因为他知道,简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简介 >狩猎财富·沈南鹏向左,熊晓鸽向右目录 > 第六章 创业家推手的六大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