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国政府怎样推动了经济增长
出口的低点对应的就是投资的高点。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负值时,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就一定是正值,并且后者可以抵消掉前者。比如1985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8.9%,政府为了维持经济高增长,扩大政府投资,使得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高达10.9%。

    在大多数正常(出口旺盛)的年份,经济增长则主要由出口拉动,政府投资的规模相对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不大。政府投资主要在出口大规模锐减时起到关键作用,保障经济的高速增长。1985年、1993年、1999年和2009年这四年中国的净出口为负值或者接近于零,就是出口锐减导致的(净出口=出口-进口),政府无一例外地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加大了政府投资。这样的年份,如果政府不干预,经济增长很可能会降到极低的水平,甚至发生零增长。需要指出,这里说的投资是包含私人和企业投资在内的总投资,政府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在出口面临困难的年份,私人和企业投资一定也是不景气的(这些投资大部分都是投到出口产业,出口不景气,当然投资就少了),这时就只有依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了。

    各位,我提一个疑问,既然政府投资可以如此高幅度地拉动经济增长,那么政府为何不把它作为常规行为,而不是等到出口锐减的时候才做这件事情,如果在出口正常的年份政府也同样做这些事情,中国经济岂不是每年都可以保持12%以上的增长?这个问题我们到第九章来一起探讨。

    政府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好理解。下面我要关键说第二点,这一点比较诡异,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也想不到的,那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臃肿、“铺张浪费”的政府反而能极大地拉动经济增长。

    为了深刻地说明这一点,我先来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国家,这个国家只有9个人和1个企业,先假设这个国家是没有政府的,只有私人和企业,这个国家只生产一种产品——面包,面包越多表示国家越富足。这9个人其中1个是面包厂老板,剩下的人都只能以到工厂打工为生。这老板开工厂和我们这里一样,都是为了利润。

    假定这个国度对面包的市场需求只有100个,而以现在的产能工厂雇用8个人刚好可以生产出100个面包。这个经济体这样发展下去,本没什么好说的。然而有一天,这个国家由于技术和设备革新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倍,8个人可以生产出300个面包了。各位发现,这时国家和我们中国一样,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个国度本来可以生产出300个面包,也就是这个国度本来有能力创造出3倍于当前的财富。然而,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老板不可能生产出300个面包,因为会有200个卖不出去啊!

    既然如此,老板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不引进新设备,还是雇用8个人按原来的方式进行生产。

    这个国家面临的是一个悲剧,这样的经济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和设备明明已经大大进步,生产能力明明提高了两倍,明明可以生产出三倍于原来的财富,现在却无法生产出来。

    怎么办呢?终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8个工人当中竟然有3个人起来闹革命,成立了“政府”,这3个人从此不再进行生产活动,而通过收税甚至印钱来花,并且这3个人“坐稳江山”后花钱大手大脚,成天胡吃海喝,奢侈浪费。

    这时奇迹出现了,你会发现,这个国家非但没有因为工厂减少了3个工人(同时增加了3个大肆白吃白喝的政府人员)而导致财富生产的减少(即面包减产),相反,这个国家的面包产量反而增长到了187.5个,几乎翻了一倍。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由于这3个政府人员的印钱大肆购物,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郎咸平说对了吗简介 >郎咸平说对了吗目录 > 中国政府怎样推动了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