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学习美国
    阅读提示:中国应该学习美国的藏富于民、信贷消费和凯恩斯主义,还应学习美国的“虚”的经济战略。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中国怎样实现长远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如何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靠郎教授的整合产业链是不行的,我们唯一可以走的路是——学习美国。

    1973年以前的美国,怎么实现民富国强的呢?从经济角度看,除了技术创新(股市对技术创新有极大的鼓励)、人才培育等因素外,至关重要的一条是,美国从历史上一直成功地想办法去化解产能过剩,扩大社会的总需求。我们已经知道,在产能过剩、消费(需求)瓶颈的经济中,增加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一个总财富、实现更富足生活的决定性因素。一句话,你创造了多大的总需求,社会就能生产出多大的总产品,总需求的多少决定了国家的富足程度。

    美国是怎么做的呢?美国用三大利器去扩大总需求。

    第一,藏富于民,建立强大的工会组织为工人争取工资福利。这样的结果是,资本家的剥削程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工人拿到比较高的收入和福利,由此形成了强大的购买力去消费资本家的工厂生产的产品,美国的“内需不足”问题在藏富于民的政策下得到很大缓解。在强大的需求拉动下,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家与工人双赢。藏富于民,从美国成立那天起就做到了。

    第二,信贷消费。美国政府发现,单靠藏富于民竟然还是不够的,不足以消化那么大的产能,因为技术进步实在太快了、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工人老百姓们领的钱虽然不少,但是仍然不够花,仍然消化不了日益增长的产能。美国依然面临马克思所言的生产过剩,当这种过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爆发经济危机。比如,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差点把美国整死。

    一看这样老发生经济危机可不行,美国政府想到了一招,那就是发展信贷消费,借钱给你花,要多少借多少。借贷消费的发达,迅速化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扩展与消费不足的矛盾,也就是生产过剩的问题,这点前面已经说过。

    第三,凯恩斯主义印钱购物。这个招数是被1929年大萧条逼得没办法才想出来的,前面说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刺激政策其实就是误打误撞应用了印钱购物的原理。就是政府印钱把过剩的钢筋水泥等产能消化掉,于是经济生产恢复,工人就业恢复,经济复苏。从20世纪30年代起,只要遇到经济不景气,美国政府就会行动,用凯恩斯主义去刺激经济。

    美国这样做就一劳永逸了吗?非常不幸,各位可以发现,40年后美国又爆发了经济危机,原因还是一样,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也就是说,藏富于民、信贷消费、政府刺激三管齐下的情况下,仍然不足以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矛盾,无法消除经济危机的爆发。

    怎么办呢?美国最后想出了绝招——历史表明搞生产就得遇到经济危机,无论怎么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不发生危机,老子干脆不搞生产了,我连生产都没了,哪来的危机呢?

    各位知道,这就是1973年以后的新帝国主义美国,从此开启的是印钱购物加虚拟国际剥削(品牌、技术专利、娱乐业等)的空壳经济。把生产全都赶到了国外。这种经济怎么运行,本书的前三章已经叙述。

    今天的中国,确切地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面临的是和历史上的美国一样处境:产能过剩。我们至少应该做到1973年以前的美国所做的三件事,遗憾的是,我们只做到了其中的一点,那就是政府的作用。我们没有藏富于民,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的比例一直在降低,我们也没有发达的信贷消费,申请信用卡非常难,中小企业贷款也很难,房贷也很难。

    美国做到了三点仍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郎咸平说对了吗简介 >郎咸平说对了吗目录 > 学习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