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性迷思
    20世纪,中国在经受了长期艰难困苦后,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宏伟的、持续的和富有远见的“强国富民”战略,并显示出赶超世界强国的勃勃雄心。1979年以来的30多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3%,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高增长使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国家实力获得极大提高:198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517亿元人民币,1990年增加到1.8558万亿元人民币,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8.9万亿元人民币)。2006年7月4日,世界银行公布了2005年全球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情况,中国以2.229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赶超意大利和法国,并略微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7月中旬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以超过预期的速度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强国。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赶超日本只是时间问题。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按照年末人民币汇率计算(1美元兑换人民币6.6227元),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60094亿美元,日本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5.4万亿~5.5万亿美元。至此,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30多年前,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兰、澳大利亚等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分别是它们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30多年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87%,如今占3.28%;30多年前中国只占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45%,如今已上升到11.38%;30多年的时间,世界生产总值增长1.8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则奇迹般地增长了3.9倍!

    自从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崛起为世界一流强国以来,还没有哪个非西方国家能像崛起的中国这样,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向世界强国地位挺进的过程中,中国拥有诸多优势:过去30多年来约9.8%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亚洲最大的外资吸收国、似乎永不枯竭的廉价劳动力以及现代化的军队。显然,中国已从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获得了巨大好处。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不会慢下来。最晚再有20年的时间,到20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保守地讲,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外有识之士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表示了担忧。

    “中国经济现在的问题是,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长时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帕多安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总依靠公共建设投资来拉动。中国需要再平衡需求,需要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在经合组织主任研究员、中国与印度问题专家理查德·赫德看来,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巨大影响力来自庞大的人口规模,而不是科技水平和人民的收入水平,中国内需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化进程所带动的巨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家庭消费需求。

    法国经济学家迪亚娜·奥什海什说,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尚需努力,尤其是在技术创新领域。在她看来,中国希望通过对外开放的捷径来提升科技实力,但不一定能掌握核心技术,因为跨国公司非常谨慎,极力保护核心技术和机密。奥什海什认为,创新是文化积淀的结果,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中国还不具备成为“世界新兴实验室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简介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目录 > 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