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3亿人口的红利效应
    由于历史原因,全球国家众多,大小不等,面积大的有一二千万平方公里,小的只有几平方公里;多的有十几亿人,少的只有几千人。这种国别上的巨大差别常常使国力大小不同:大国再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体实力不会太差;小国再富,总有不足。科威特曾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被相对贫穷却面积较大的伊拉克不费吹灰之力就侵略了。海湾战争时期,伊拉克之所以被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败,不仅在于美国是一个富国,而且是个大国,伊拉克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中国在近代史上那样贫弱,西方列强曾竭尽全力想瓦解中国,把中国彻底变成它们的殖民地,但未能如愿,因为中国太大。

    发展经济学认为,大国发展经济具有一系列小国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国优势首先表现为综合国力。中国由于人口包袱沉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都排名靠后,但从总体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也代表了很强的实力。目前中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到2009年底,中国绝大部分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都跃居世界前列。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茶叶、大豆、甘蔗居第三。主要工业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世界第二,糖、原油分列第四、第五,其他产品的位次也明显靠前了。中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已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了2009年的第二位。2006年初中国外汇储备突破89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外汇储备更是高达2.4万亿美元。中国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专职科技人员之多,堪称发展中国家之最。中国国内市场之大,使得立足于大规模生产方式之上的工业技术不会碰到与市场不相容的难题。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的后发优势。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在总量上有着巨大的自然资源:拥有耕地15亿亩;在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至少有20多种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其中煤的储量居世界第二,铁的储量居世界第三;在生物资源方面,南北地跨近50纬度,有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植物品种繁多,农副土特产品极其丰富。

    作为一个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国家,人均存款数很低,但作为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居民总储蓄额和国家外汇储备却很高这就是一种实力,这种实力是许多富裕小国甚至富裕大国都无法比拟的。现在,新加坡富裕是世界上公认的,同时中国综合国力要比新加坡大几百倍也是世界公认的,从资源角度来看,甚至要大几千倍。中国、印度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尖端工业,制造卫星、原子弹,这就是大国效应使然,这在那些小国是无法想象的。

    中国市场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而且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将从国际市场进口5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预计今后10年,中国至少将保持年均增加2500万台以上电视机,如果加上更新换代的需要,年均销量有望更大。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电视机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为230万~240万台每年,如此计算,仅仅依靠国内市场,中国就能容纳20多家左右的电视机生产厂家,使电视机企业的竞争力更强。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尤其是9亿农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必将在21世纪20年代掀起一波新的消费潮,届时将引领中国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发展周期,批量生产和批量消费时代的序幕也将拉开。

    尽管国内外许多专家都指出,按美元汇率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大低估了中国的实际收入水平,然而就是按这种低估水平计算,中国国内市场也是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简介 >即将到来的股市大突破目录 > 13亿人口的红利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