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巴菲特的“中石油情结”
    2003年5月是一个令全球瞩目的日子:全球第二大富豪沃伦·巴菲特通过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away)投资有限公司先后4次斥巨资38亿港元购买中石油13.35%的h股,并成为中石油第四大股东。

    作为全球投资界价值投资的“教父”,巴菲特奉行长期投资战略,当公司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他大量买进,然后一直持有。虽然巴菲特并没有透露投资中石油的原因,也没有对投资中石油发表任何评价,根据巴菲特说过“买股票前,你要假设这只股票从明天起开始停牌3-5年”这句话分析,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可能出于以下原因:其一是中资股1的股价偏低;其二是中国经济新一轮景气周期到来。2003年中资股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构筑了一个长达5年之久的巨型历史大底。中资股在全球经济衰和通货紧缩、9.11事件、2002年美伊战争、全球上市公司财务丑闻、国际油价上扬、战争威胁以及恐怖袭击等多重利空打击下并未创出新低,反而呈现出了逐级抬高的底部形态。

    巴菲特,这位72岁的投资圣人,并不是一个新兴市场的狂热追随者,除非他真的看中了一笔好买卖。“在全球范围内对便宜股票的搜索,把巴菲特带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地方-中国”,观察家ILLIAM PESK说。

    中国石油,这家中国大陆境内最大公司之一的股票价格确实便宜得让人砰然心动。2003年,中国石油的市盈率(股价/股息)仅为8倍左右,而国际市场上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BP市场的市盈率都在17倍。巴菲特一直奉行长期投资策略,当某家公司股价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他会大量买进,然后一直持有。除了巴菲特之外,邓普顿基金旗下tempoieton Global Advisers也在较早前向香港联交所申报已持有了中国石油5.7%股权。汇丰证券(ies)的行业分析师关荣乐称,两家基金公司以发掘潜质及股价低廉的公司着称,其行动会对投资者带来启示。

    巴菲特曾在其Bankshaway公司的年报中表述过自己的六大投资策略:第一,对象是大公司,至少有1000万美元的税后利润;第二,经过证明的持续赢利能力;第三,在少量举债或不举债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状况良好;第四,管理得当;第五,业务简单;第六,明确的价格。

    “中国石油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控制着国内三分之二的原油和80%的天然气供应。天然气在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石油处在战略资源行业,其发展会一直得到政府支持。同时,中国石油是一家从勘探开发到精练、零售、上下游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对油价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也很强”,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李晨说。

    2002年中国石油以56.551亿美元的纯利高居《亚洲周刊》评选的“亚洲企业1000”排行榜榜首,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但也有一些投资者感到不解,为什么一向鼓吹公司治理的巴菲特,会对中国这个缺乏透明度的市场进行投资。有华尔街的分析师更是提醒巴菲特,中国的财政政策、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问题,以及SARS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说到问题,放眼全球,又有哪里会有没有问题的市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很多投资者认为美国股市中仍然隐藏着很多问题,美国公司的股价仍相对较高。就以中国石油为例,其2003年预测姑息收益率为6%,而美国股市的预期平均股息收益率还不到2%。对于美国股市,巴菲特说:“连跌3年的股价虽已大大提高了普通股的吸引力,但我们仍几乎难以找到哪怕对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新起点上简介 >大拐点:站在中国大牛市的新起点上目录 > 巴菲特的“中石油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