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6章 最后通牒
    解放军以战斗手段夺取天津是有绝对把握的。但是,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保护天津工商业,解放军在包围天津之后的十几天里,仍然力求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1月3日至12日,解放军进行扫清外围战斗期间,平津前线司令部仍在为争取和平作着不懈的努力。

    1月6日,林彪、罗荣桓向天津守军发出亲笔信。

    信中写道:“陈长捷、林伟俦、刘云瀚将军,我们即将开始天津战役了。郑洞国是榜样,将军如仿效将为人民立大功,如抵抗只能使自己遭受杀身之祸。希望你们在我们总攻之前,派代表来谈判,在任何地点都可找到司令部,然后护送你们与我们商谈。”

    8日,天津市参议会商得陈长捷同意派出丁作韶、杨云青、胡景熏、康相九代表与解放军谈判。

    刘亚楼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向参议会代表明确陈述四点意见:一,本军甚望和平解决,以免天津遭受破坏;二,天津守敌应自动放下武器,并保证不破坏公私财产、武器、弹药及公文案卷;三,本军保障一切自动放下武器的官兵个人及家属生命财产的安全;四,如果守军不愿自动放下武器,与我抵抗到底,则本军将采取攻击行动,破城之日,守军方面主要反动首领不能按照在小城市及乡村中作战时被本军所俘敌方军官一样待遇,而将加重处罚。刘亚楼并指出,以上四点限令天津守军在24小时内答复。

    9日,丁作韶等四代表再次出城,要求宽限时日,刘亚楼准其推迟至12日18时前放下武器。

    10日,四代表第三次出城,说陈长捷完全同意放下武器,但六十二军和八十六军不同意,只愿意放下重武器,然后带步枪回南方。

    刘亚楼当即警告,3日内不作明确答复,解放军即开始总攻。

    11日,解放军天津前线司令部又派人到六十二军军部,出示由林彪亲笔签名的平津前线司令部致陈长捷等人的信。信中指出:如不放下武器,我军将于13日全线攻城,限12日答复。

    林伟俦拿着信先到刘云瀚处商量如何回复,随即两人携信件往见陈长捷、秋宗鼎,陈又叫来杜建时一同会商。五个人聚在一起,各怀心思,互相观望,谁也不肯说出心中所想,不肯带头作出具体主张。刘云瀚是蒋介石、陈诚的嫡系心腹,对战事虽有疑虑,却默不做声。林伟俦和秋宗鼎慑于蒋介石侍从室派下来的名为“视察官”实为特务的监察,有所欲言,又吞吞吐吐。杜建时问陈长捷如何打算。陈长捷说,我让他们打,谁不打就不行。我让他们降,他们不降我就毫无办法。还是等待北平和平谈判成功,一起行动。杜建时又问林伟俦、刘云瀚如何打算。林、刘说,陈是司令,要他说话,我们不能领头。若等待北平和谈结果也行。杜建时本人则因受蒋介石培养多年,不能反蒋,因此也同意陈长捷的意见,等待北平傅作义主持全局的动向。但是又担心解放军总攻后,守不长久。杜让陈打电话给北平总部,追问北平和谈发展如何。得到李世杰的回答还是:“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为了拖延时间,由陈长捷口授,秋宗鼎执笔写了一封回信,大意是:为了天津市免于糜烂,可以商谈和平,请解放军派代表进城商谈。武器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放下武器是军人的耻辱……

    这等于拒绝了解放军发出的最后通牒。

    12日,平津前线司令部又通知傅作义,要他命令天津守军于1月13日12时开出城外,听候处理。但天津守军还是拖延。

    整个谈判过程中,陈长捷一步不停地加紧防御准备:大肆加修工事、放水制造泛滥区、强行征召保安团、不断炮击我围城部队、改建临时飞机场、强行拆毁城内大片民房扫清射界、利用天寒地冻的条件命令部队在城墙斜面上泼水,造成冰冻滑坡,阻止解放军前进。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天津: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天津: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第06章 最后通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