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长治新貌
    长治市概况

    长治市位于东经111°58′——113°44′与北纬35°49′——37°08′之间,地处山西省东南部,是连接晋、冀、豫三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处2453米。由于居太行之巅,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初期,闻名中外的“上党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故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称。

    长治早在一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谷,制耒耜,兴稼穑,使人类实现了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历史变革。尧舜时期,长治是尧王长子丹朱的封地。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北周名潞州,明为潞安府,廓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之称由此而来。1946年1月正式建市,现辖10县2区1个县级市,共有146个乡镇、3507个行政村,总人口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万人。

    长治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5℃至11℃,年日照时数2418至2616小时,无霜期151至184天。年平均降水量550至650毫米,有漳河、后湾、关河3座蓄水量1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是中国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森林覆盖率为23%,自然环境十分优越。

    长治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中国著名的绿色经济区,经国家认证的绿色农产品已达111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基地面积27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0%。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党参、潞麻、苹果、核桃、柿子、花椒等;主要名优特产有沁州黄小米、潞麻、潞党参、黄芪、连翘、木耳、松蘑菇、黄花菜、蕨菜、柿饼、绵核桃、大红袍花椒、马铃薯、大青椒等。全市有耕地456万亩,其中水地100.2万亩;全市宜林面积735万亩,实有林地585万亩;宜牧面积480万亩,已开发草场271万亩。在各县市区中,长子被誉为“中国大青椒之乡”,平顺被誉为“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黎城被誉为“中国核桃之乡”,屯留被誉为“中国玉米制种之乡”。

    长治市位于上党腹地,雄琚太行之脊,山川雄胜,物阜民殷。素有“宗藩大国”、“山西巨郡”之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长治市原始谓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尧、舜、禹、夏时属冀洲,殷商为黎国,春秋属晋,战国归韩,而后属赵,秦置上党郡,汉设壶关县,隋唐改为上党县,明初废上党属潞洲,嘉靖八年二月,明王朝镇压陈卿农民起义后,升州为府,依郭置县,取“长治久安”之意,赐名长治县。清仍沿袭。民国废府存县,直属山西省府。抗日战争期间,本县辖区存在国民县政府,抗日民主县政府和日伪县公署,曾“三权并立”局面,长治县属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游击县”,1945年10月长治县全境解放。1946年1月,划县城,带四关、领六村始置长治市。称长治城市工作委页会,县域缩区18平方公里。1949年建国后,长治县域多有变动:1950年3月,长治市改工矿区;1954年7月,长治、潞城两县合并,称潞安县,1958年县市合并称长治市;1961年9月复置长治县,1964年11月缩市盈县,1971年5月又盈市缩县,1971年6月长子布村公社及色头部分14村划入长治县,1972年3月所划之村又复归长子县。1971年11月15日长治县城迁至韩店镇韩店村。辖四镇十六乡至今。隶属长治市。

    潞商春秋

    有多少人知道,晋商的源头最早却是发轫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决战长治:解放战争档案简介 >决战长治:解放战争档案目录 > 长治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