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后记——由幻想到哲学思考
    “哲学”是大家熟悉的名词,但它的内部却是一般人倍感陌生的领域。经济学界流行一则笑话:如果你请教十位经济学家有关一个经济问题的意见,你会得到十一种意见;因为其中有一位会告诉你:“从某一观点看来如此这般,而从另一观点看来又是如彼。”我们非常纳闷为何哲学界未流行类似的笑话。你若问十位哲学家:“哲学是什么?”很可能会得到二十个以上的答案;因为每位哲学家会提出两、三个他认为还算妥切的答案,而他自己也不能确定那一个是最正确的。但这不表示哲学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表示各哲学家所研究的领域或所探讨的问题各不相同。事实上,许多重要的哲学领域和哲学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所共同关切的。哲学入门书最好由这些哲学问题或哲学学派入手。然而,哲学中极端抽象的思考理路初学者不易领会,而一大堆千奇百怪的哲学术语更令人望而却步。因此,引导初学者最好的方法是尽量引用具体的事例来阐明抽象的理论,并尽可能避免专门术语的纠缠。乔斯坦·贾德的相当成功的做到了这两点,因而能够在三十五个国家出版翻译本,在十一个国家的畅销书中排名第一,而且中译本曾在台湾排名第一。这是哲学书籍罕见的现象。但该书的目的是要介绍哲学史上一些重要哲学家的思想,因此或多或少要顺着那些哲学家的思路,而那些哲学家所独创或常用的重要术语更不可能完全避而不提。乔斯坦·贾德的新著在这两点做得更为成功。

    在中,作者并未有系统的介绍哲学家或哲学学派的学说,也未深入的讨论哲学问题。作者的目的似乎是要引导读者去做哲学思考。他在书中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的主轴是一个男孩和他的父亲从挪威出发,前往希腊去寻找离家出走的母亲。在故事主轴的发展过程中,作者穿插了许多虚幻的情节,并藉此引发许多哲学嗯考。这些哲学思考有时出现在父子的对白中,有时则是男孩子内心的独白,有些是长篇大论,有些却点到为止,有些甚至未曾明言,而只是隐含在故事的情节之中。这些即兴式的哲学思考随着故事情节自然出现,没有特定的主题,没有系统的论述。表面上看来,哲学内容没有前一本书丰富,但它更能够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到哲学思考之路。读者会发现哲学不是那么遥远的抽象世界,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故事中穿插的虚幻情节,固然能引出玄妙的哲学幻想;但是,故事中的普通情节,也足以启发切身的哲学思考。例如:男孩子的妈妈为了寻找“自我”而离家出走,跑到希腊的服装界去当模特儿。男孩子看到妈妈在时装杂志上的照片,就感觉到妈妈还未找到“自我”,因为她在镜头前摆出的姿势和装出来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在刻意模仿别人。男孩子因而认为待在家里比较容易找到“自我”,在外面乱闯反而迷失了自己。孩子的爸爸则认为愈漂亮的女人愈不容易找到自我,并感叹人会溺死在神话世界之中。这些哲理都是从日常实际生活中体验到的。

    书中的父子对白偶尔会出现相当深入而详细的哲学分析。例如:男孩在经历了一连串非常巧合的故事之后,他的爸爸大发议论,以一些史实为例,指出他们父子能够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概率实在微乎其微,但他们毕竟活在世上。他还进一步谈到“超自然”及宇宙有无目的的问题。这一段精采的对白可以让读者对较深入的哲学分析有一初步的了解。读者可以照此对书中谈到的其他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由于书中许多即兴式的哲学思考只点到为止,因而读者可以做进一步思考的“习题”相当丰富。下面只举两个例子,提供参考。

    男孩觉得人类非常奇怪,在很多方面非常聪明,对太空和原子都有相当了解,对自己却了解不深,他的父亲提出很有趣的说法:对简单的脑,我们不难了解。例如:我们大体上了解蚯蚓的脑如何运作。但是我们的脑也如此简单,就会变得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纸牌的秘密简介 >纸牌的秘密目录 > 后记——由幻想到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