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水淹七军
    关羽的箭伤一天天好了起来,忧虑不安的关平总算松了一口气。

    “已经没问题了。现在我们必须转守为攻,挫掉曹军的傲气,让他们领教一下蜀军的实力。”关平说着,就与关羽的幕僚一起研究起作战计划来。

    恰恰就在此时,传来了曹军突然变阵的消息,敌军已经转移到樊城以北十里的地方。关平与诸将不敢迟疑,立刻将情况报告了关羽:“看来他们是惧怕我蜀军进攻,所以这么快就改变了阵势。”

    “哦?改变了布阵?”关羽想看个究竟,于是登上高地,手遮额头,朝远望去。

    先看樊城城里。只见自从陷入蜀军重围,与城外断了联系以后,城里曹军士气低迷,旗鼓不振,显然还未与援军取得联系。

    再看十里外的城北面,七位大将统领的七军分别布阵在山阴处、山谷里与河边上,看来显然想伺机与城里的友军取得联系。

    “关平,你去找个本地向导来。”关羽还在仔细察看地形的时候,关平回来了。

    “向导带来了。此人对这一带地形十分熟悉。”

    关羽问向导:“那插着敌人七军军旗的是什么地方?”

    “那里叫罾口川。”

    “那旁边的河呢?”

    “那是白河与襄江。只要一下雨,山谷里的水都冲进河里,两条河的水位就会涨得很高。”

    “那里山间狭窄,背后又是险阻,是否没有什么平地?”

    “大将军说得不错。那座山的后面正对着樊城后门,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害,人马很难越得过去。”

    “是吗?太好了。”关羽让向导退下以后,似乎觉得已经稳操胜券。

    “擒拿敌将于禁,如今已经易如反掌。”

    关羽此言一出,诸将猜不透他的意思,都请他明示。哪知关羽并不多言,仅仅说道:“你们不记得兵书上说过:‘鱼入罾口,焉能久乎’?如今于禁是自己走进了死地。请拭目以待,不出数日,于禁的七军也必呈死相。”自此以后,关羽亲自督兵在附近大量砍树,打造了无数船筏。

    官兵们都对他的命令大惑不解:“陆地作战为何要造这么多船筏?”

    不久,刚到八月秋日,就连绵不断地下起雨来。

    每过一夜,襄江水位都上升不少。不过几日,白河的浊流溢出岸外,与其他河川合而为一,迅即淹没了四周的陆地,一眼望去,成了漫无边际的泥海。

    关羽每天登高观察敌人七军,只见原在岸边和山谷里的营地,都渐渐被逐日增高的河水淹没,士兵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向高处转移,其背后的山势极为险峻,无路可循。

    这一天,眼见敌人的军旗终于插到了山脊上,已无法再朝更高的地方转移,关羽急呼道:“关平,快来!”

    “儿在此。”

    “时机已到,可曾记得我告诉你的上游那条河流?你快带人去将河堤掘开,放水下来!”

    “遵命!”

    关平带领一队士兵冒雨出发。襄江上游七里远的地方有一条支流,关羽在一个月前就派几百名士兵和几千民工在那里修堤挡水,这些日子堤坝挡住的连日雨水,多得已经把整个襄野都淹没了。

    这一天,督将成何到大本营来劝谏于禁,刚一开口,于禁就感到他的话大不中听:“如此连日大雨不停,不知何日才会放晴。万一襄江水位再向上涨,我军营地便会悉数淹到水底。希望您速做决断,下令全军离开罾口川,将营地转移到别处去。”

    根据成何掌握的情报,蜀军早已将营地移到高处,还打造了许多船筏。敌军如此动作显然绝非无的放矢,成何因此竭力主张曹军必须随机应变,且不可固守原地不动。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过下了几天雨,何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4·刘备入川简介 >三国4·刘备入川目录 > 第六十六章 水淹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