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5.他们一精明,干部就出事
一步步发展。放眼一看,无论是省、地市,还是县一级,60年代出生的干部比比皆是。年龄差不多,资历差不多,竞争就更为激烈。有人说官场正在经历60年代的血拼历程。而血拼中往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手段,各式各色的花招。明枪暗箭,防不胜防。许多干部前一刻还在台上作着报告,后一刻却永远告别了政治生涯。这是群体的悲哀呢?还仅仅是那些个体的悲哀?

    唐天明递了支烟,宗仁示意他坐下,问:“才到?”

    “才到。就过来了。”

    “最近那边工作还顺利吧?我一直想过去,可是县里事多。听说元旦前那边一批工人闹了点事?”

    唐天明想宗仁的消息也算灵通,就道:“是王天达的人。解决了。”

    “现在驻京办的任务,维稳和信访可能更重要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多了,你的担子也重了啊!当然,再重,项目的事,经济的事,还是第一位。”

    “这个当然。不过我可听说,驻京办可能很快要撤了。”

    “撤?不可能吧?驻京办已经融入了京城的社会经济之中,谈撤,岂是容易?”

    “中央要撤,那肯定得撤。不过,还没见文件。我们的工作还在正常进行。年前我还得过去,要跟老乡们沟通沟通。另外就是那些民工们回来过年的交通问题。”

    “是得照顾到。驻京办嘛,就得成为在京湖东人的主心骨,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县委县政府的关爱。天明哪,这次叫你回来,是两件事。一呢,是你自己的事。我给班子里一些同志通了气,应该很快了,不行先挂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工作仍以驻京办为主,怎么样?当然,这还是想法。也许有些同志还会有不同的意见。”

    “行!我服从组织安排。”唐天明明白宗仁说的会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大概是指县长李哲成。李哲成跟宗仁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其实,两个人早年还是大学同学。当初组织上把他们安排到一个班子里,或许也有基于同学关系的考虑。谁能想得到,同学却成了政敌。因为两人的关系,湖东干部也很为难,有宗派,有王派。唐天明是例外,他不属于任何一派,他只是唐天明,只是湖东驻京办的主任。无论是宗仁还是李哲成,只要是吩咐了,他都照样去办。而且办得同样的好。把自己混淆在所有派别的中间,是最明智的。而把自己突显在某一个派别的前锋,那等于将自己摆成了出头鸟。没有派别,而所有的派别都想争取,那是上上策。

    唐天明就想做个有上上策的人,这是他的希望,也是他的原则。

    宗仁书记站起来,踱到窗前,推开窗,一股风猛地扑进来。他赶紧关了,回头道:“湖东有些情况,天明同志还不太清楚吧?那些人……唉!怎么搞的?我一直想不通,何必要这么做呢?不都是革命工作嘛?你知道,有些人甚至跑到省纪委了,要告我。还有个别同志,唆使他人写举报信。言之凿凿,似乎我是湖东最大的腐败分子。这不是笑话吗?你在北京,也听说了吧?”

    “这……”唐天明含糊了下,这才是宗仁找他来的正题。

    卫国主任进来,递给唐天明一份从网上下载的文件,说:“唐主任,这是刚刚看到的。江江高速铁路正在规划,涉及到南州。但也可以不走南州。你看看,再听听宗仁书记的意见。也许是个机会呢。”

    唐天明接了文件,其实是网上的一则消息,说国家发改委正拟论证规划江江高速铁路,目前具体路线尚未确定,便道:“这个,我估计市里要争取。因为江江高速铁路如果通过南州,就必须通过湖东。湖东是南州铁路的入境口。市里要想它在南州的路线更长,那就得去跑发改委。这个项目,其实早在两年前就有专家提出来过,不过没有规划。现在看来要正式上马了,宗仁书记,您看?”

    宗仁扫了眼文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驻京办简介 >最后的驻京办目录 > 5.他们一精明,干部就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