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12.新春联谊会隆重登场
    天突然下起雪来了。这场雪毫无征兆,天气预报也似乎忽略了。虽然雪不太大,但路上还是铺了一层细粉般的白。到早饭后,雪停了。

    唐天明陪着李哲成他们吃完饭,就上车去京汇集团。

    考察京汇集团,本来并没有安排在李哲成这次来京的行程之内。昨天下午,李哲成也没提到这事,但一夜过后,早饭时,李哲成态度坚决,坚持要去拜访下京汇的杨总。当然,如果方便,他还想见见林董。唐天明也不好阻挡,他怀疑是冷振武从中做了些手脚。但也不是坏事,县长亲自去拜访,显示湖东方面的诚意,这样也有利于项目的最终促成。好在联谊会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宗仁书记也是下午才能过来。这样,上午的时间也算宽裕,跑一趟京汇正好。

    奥迪出了五环,京汇集团处在六环边上。像这样在六环之内的生产型企业,已经很少了。这也许正是京汇要将加工基地转向中部地区的一上主要原因。工厂的地让出来,就是搞房地产开发,也能赚个盆余钵满。同样,在中部,像湖东,他们只要用卖地转换的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就能获得远远超过现有规模的场地和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产业转移,事实上就是对低层地区生产力的一种掠夺。但是,欠发达地区唯有这样的一条路,才能承接,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李哲成问坐在车后的冷振武:“振武啊,京汇这项目不能签下来,症结究竟在哪?”

    “关键是他们这个项目国家发改委还没最后通过。”冷振武答道。

    唐天明接着说:“一是没有批准。二是对这个项目本身,还有较大的竞争。我们邻近的桐山,好像也在争。这是我们知道的,还有不知道的。中部地区在经济发达地区争项目,甚至是恶性争项目的现象,现在很突出。我就是担心,要是一味地竞争下去,最后得利的只能是京汇,我们可能引了个项目过去,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

    “我觉得有道理。招商引资,是这几年工作的重点。任何事一旦成了重点,就有可能盲目。只要是商,不管什么条件,不管将来如何,招来再说。结果呢?”李哲成停了下,说:“结果是地方政府给他们卖了单。地价是最便宜的,几乎是白送。税收是最优惠的,几乎是不收。招工和纠纷还得地方上去处理。更有甚者,污染问题,劳资问题,等等,都出来了。这不叫招商,这是招了个祸害!”

    小田朝李全眨了下眼睛,李哲成县长对招商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几次在常委会上,都提出了比较尖锐的意见。但是,这也只能是个人意见,招商引资现在已经成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虽然没有明的列入政绩考核,可是隐性的数字比较,和在干部任用上,招商引资都发挥着作用,以至于出现了招商干部,招商第一等倾向。无商不招,是商都欢迎,有些地方一年竟然招来了十几个美容院。老百姓在背后说:这叫政府招嫖。有的形容说叫:政府兴办养鸡场。

    李哲成意犹未尽,继续道:“招商首先要选商。不选,就无所有优劣。还有对一个地方适应不适应的问题。蓝天集团不就是个鲜明的例子?唉!”

    蓝天集团是湖东前些年花大气力招来的一家企业,投资预算是三个亿。结果只投入了一千多万,便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被叫停了。到现在,那一大片三百多亩的地还在空置着。地上长满了荒草,深的有一人高了。湖东有人笑话说,那叫做湖东牧场。

    唐天明对招商引资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招商引资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招什么样的商,能不能真正地为湖东经济带来活力。如果一个企业招来了,仅仅是解决了一两千人就业,每年增加三五百万的税收,其它的却一样没有。这样的企业招与不招,也没区别。要招的企业,最好是对湖东的产业有带动作用,能够成为龙头。或者是科技龙头,或者是产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最后的驻京办简介 >最后的驻京办目录 > 12.新春联谊会隆重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