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辑 钱是不能忘记的
谁又像我一样,沾过嘴皮子和笔头子的光?他们吃穿住用,哪样不凭一身苦力蛮力死力,勤勉劳动换得?含辛茹苦一辈子,眼见得就要油干灯尽了,也不指望国家来收尸,自己先准备好简陋的寿衣棺材,到时让后人和乡亲往山上一扛,几把黄土埋掉,干干净净,来去了无牵挂。

    这就是我与乡亲们的区别,用传统的说法,一为劳心者,一为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自然比乡亲们高贵了许多,包括精神层面的东西。我衣冠楚楚,细皮白肉,神情自若,嘴是两块皮,越说越稀奇,没人怀疑我是吃力气饭的,投给我的眼光带着由衷的羡慕。若知道我待的部门不错,还有着小小级别,那目光除了羡慕,又多了几分敬畏。我的乡亲却不同,衣衫老土,满脸沧桑,神情呆滞,说起话来口齿不清,走到哪里都那么萎缩畏葸,低贱卑怯,一看就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草根族。进了城,问个路,难得有人理睬。到单位去找人,门卫会当小偷盘问半天,遭训挨斥实属寻常。求到我门下,我帮着找人办点小事,或用公款安排顿饭食,会感激我一辈子,回去后逢人便说我好,为我歌功颂德,把我吹上了天。我曾为老家争取一笔小资金,解决了村上吃水问题,乡亲们更是感激不尽,把我的名字都刻到了蓄水池上。这是交了数千年皇粮国税的村民第一次接受国家款项,因是我从中起的作用,便把功劳记在我头上,对我敬爱有加,格外高看。

    享受乡亲们的敬爱和高看时,我不由得一次次想起一九七八年那场高考。没有那场高考,我肯定还是个乡下人,只能跟乡亲们样卑微一辈子,哪有今日的无限荣光?也是生逢其时,碰上那场高考,且侥幸考上,我才进了城,人生轨迹、生存方式还有精神状态,得以彻底改变。我常为自己不再是乡下人暗暗庆幸,自鸣得意,走起路来双脚打飘,顾盼自雄。远离田土,不出力,不流汗,天天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或打开电脑,敲敲叫做小说的玩意儿,就有薪水和版税进账,然后一个电话,就有人将出产于田土里的粮油食物送进家门,任我享用,这是多么诗意的城里人生活?

    只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渐渐不再那么洋洋自得。我意识到那场高考改变的只是我乡下人的角色,并没改变我乡下人的禀性。我离开了乡村和土地,生命之根却仍扎在原处,血脉里还流淌着祖辈和父母的血液。也就是说不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身份如何变换,我骨子里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乡下人身上是没法脱掉乡下人习气的。比如我这被杂粮和瓜菜撑大的肠胃,至今还消受不了满汉全席和南北大菜,每逢大鱼大肉,不上火便秘,就肚疼拉稀,反正不得安宁。碰上五谷杂粮,瓜菜薯豆,就受用得很,吃得进拉得出,身宽体胖,幸福安康。乡下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也习惯早睡早起,晚上睡得太晚睡不着,早上起得太迟浑身没劲。乡下人闲不住,闲下来就脑发胀,脸发虚,手脚发肿,我也每天得找些事干干,要我成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实在是遭罪。乡下人信奉半半理念,认为世间物事皆由两半组成:半天半地,半男半女,半山半水,半田半土,半善半恶,半道半魔。最理想的生活则是半耕半读,再穷也会送孩子进学堂,劳动读书两不误。我也以读书和笔耕为乐,说是半耕半读人家,应该不假。

    开门见山,关门教子,乡下人实在惯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会话留半句,屁留半截,跟人使心眼,卖关子。我也只知实话实说,心里所想,嘴上所说,一辈子没学会装腔作势,装模作样,拿大话吓人,拿假话骗人,拿漂亮话哄人。在看不惯的人面前,怎么也扮不出笑脸,说不出花话。生性憨厚,死脑筋,死心眼,遇事只知认死理,一是一,二是二,丁是丁,卯是卯。一根肠子通屁眼,不会拐弯,不擅融通,不懂看菜吃饭,看人办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领导也是人简介 >领导也是人目录 > 第四辑 钱是不能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