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午夜惊魂
日王某提出辞职,随后去向不明。

    侦查员们立刻驱车前往永昌某村。经了解,人们说王某在内蒙阿右旗打工修公路。

    刑警们马不停蹄赶往阿右旗,对所有修路工程队的人员挨个儿排查,没有发现叫王某的人。线索暂时中断。专

    案组对所有情况进行细致分析,进一步确定了侦查方向,终于得到王某在金川某包工队打工的消息。经反复查实,王某确在该队干活。抓捕凶犯迫在眉睫。

    3.凶犯落网

    2002年9月30日上午8时,4名便衣刑警早已悄悄埋伏在某工程队的工地。8时10分,王某走进施工现场。中队长田世川一声令下,4名抓捕人员从左右前后向王某围上去。还未等王某反应过来,4双虎钳大手已拧住了他。眨眼工夫,一副手铐砸在了他的双腕上。田世川一个箭步窜上,迅速从他身后摸出一个手机。经核对,该手机的型号与死者被抢的手机相符。

    王某非常镇定,之前他估摸迟早有一天会露馅,立刻说,噢,这手机呀,是我捡的。在审查讯问中,王某说,他同时捡到的还有一个手机的充电器。刑警们立刻前往城郊王某租住的平房里,将手机充电器起回。

    王某,1995年10月份因盗窃摩托车被判刑5年,1999年因减刑一年被提前释放。他性格内向,但滑得像泥鳅,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关于手机和充电器的来历,他早已编好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有一天在市政府门口闲逛,看到草坪长得挺好看,在上面玩时偶然间发现了这个手机和充电器,就捡了回来。并说捡手机的事有人看见过,至于其他的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王某被刑事拘留了。

    从9月27日起,副局长张永生带专案组的同志住进拘留所,对王某进行了连续几天的审查讯问。王某百般抵赖,拒不吐实。侦破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郑银生副局长到刑拘所帮助指导攻坚。专案组民警结合他的生活经历,对其政策攻心。

    33岁的王某,初中文化,汉族,系永昌县农民。他从小父母双亡,一直过着艰难的生活,后来,他结婚了,由于偷盗被判刑。2001年4月份,妻子带着他们8岁的儿子与他离婚了。从此,他在金昌等地过着打工流浪的生活,特别是民警们在提到他的儿子时,王某眼圈红了。10月31日,他在强大的攻势面前,准备交代杀害赵小菊的过程。之前,他向专案组提出了让刑警科答应他的条件,他说他在送水公司还有一部分押金和10天的工资未领,能否让办案人员领后交给他已离婚的妻子,让她抚养孩子。专案组民警答应了他的要求。随后,王某交代了他杀害赵小菊的过程。

    4.水落石出

    2002年5月份的一天中午,王某在市区双建市场吃饭时,赵小菊正巧和他对桌吃饭。赵主动与他搭讪说:“你是干啥的?”“我是动力厂的。”“你成家了没有?”“我离婚了,你是干啥的?”“我也是上班的,也离婚了。”双方相互都撒了谎。“如果中午没事你到我那儿去玩。”赵小菊热情地邀请他,并向他频频传送秋波。此时,王某正在市区一家送水公司当送水员,他魂不守舍了,忙客气地说他中午没空儿,晚上闲着呢,意思是晚上可以去。

    赵小菊告诉了他刚租住房子的详细地址,并说,你一走到那里就能看到我,我在阳台上站着等你。

    晚上8点,王某如时赴约。二人各自叙说着自己的家庭经历,王某基本上说的是实话。赵小菊编谎说,她家住刘家峡,叫刘萍,男人不要她了,有一个孩子。两人有了所谓的共同语言。言谈中,王某表明了想找个意中人的意思,赵小菊说她也有这个想法。她浓妆艳抹,且有几分姿色,二人相见恨晚。后来的日子,王某发现赵小菊是卖淫女,劝她不要干这种事,并给她介绍了给某餐厅打工的活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号罪案简介 >1号罪案目录 > 第五章 午夜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