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章 长着络腮胡子的外国人
,常年有泉水涌出,水泉村大概由此得名。此时,村里炊烟升腾中,飘荡起一股股牛羊肉的香味儿,并时时传出羊咩牛叫声。这儿民风淳朴,人们心地善良。中国翻译了解民风民情,不免有些得意。

    他们在村头叽里呱啦指指点点,最后选中一人家。

    这是个四合院,黄土筑起的高高的围墙与房屋相平,没有像内地房屋那样突出的屋脊。

    翻译嘭嘭地敲门。

    院内传出凶猛地犬吠。

    一位60多岁的老汉嘴里叼着纸烟把狗喝退拉开大门。老汉惶恐地打量着三个怪模怪样的外国人,头皮发紧:“你……你们找谁?”

    翻译点头哈腰递上烟:“老人家不要害怕,我们是来考察草原的,这几位外国朋友是科学家,来专门研究黄剪子(当地人把猎隼叫做黄剪子)的。”

    老汉眯起眼仔细打量着这几个外国“科学家”,脏兮兮的衣裳,乱蓬蓬的头发,黑不溜球的脸,与叫花子不相上下,哪里像科学家的样子。眼里不禁流露出疑惑。

    翻译赶紧说:“科学家们不辞辛劳地工作,哪里还有什么派头,再说他们打扮都很普通……嘿嘿!你老是不是不大相信?”他转过身对互里塞得悄悄耳语。

    互里塞得拿出绿皮子小本交给翻译,翻译掀开对老汉说:“这是外国科学家的护照,相当于身份证,你看……”

    老汉粗糙的大手拿过护照很认真地看。

    互里塞得赶忙对翻译一阵哇啦。

    翻译镇静地对互里塞得说:“你紧张啥?草原上像老头这般年纪大的人大都不识字,就是认字也认不多少。”

    老汉果然不识字,只是端详本本上的照片,与互里塞得的模样相互比照。这老汉很细心,来回地盯了足有两分钟。

    互里塞得被他盯得心里怦怦跳,鼻尖冒汗,呼吸也有点儿急促。也许是作贼心虚,头一回接近中国的百姓,他感到并不是那么好对付。

    老汉确信照片和互里塞得一致,毫无表情的脸才有所放松,他点点头。翻译和三名外国人轻轻吁口气,抬腿刚走两步,老汉突然转过身:“等等!”两手拦住他们。

    互里塞得和翻译猛地愣住,心又刷地提起。

    “你们有没有介绍信?”老汉心想,外国人到我们这儿,这么大的事应该有县里乡里干部陪同,起码也应有个介绍信。

    翻译吃了一惊,真没想到这草原上的人警惕性这么高。互里塞得慌忙问翻译:“这老头说的是什么?”

    翻译说:“他说的是中国官方的介绍信。”

    互里塞得不解地挠挠头皮。

    翻译骨碌几下眼珠对老汉说:“护照就是介绍信,它比介绍信要高多少倍呢。”

    老汉想了想,觉得在理。终于解除了戒备心理,把他们让进院。

    凶猛高大的牧羊犬龇牙咧嘴扑过来。他们吓得连连后退,往老汉身后躲。

    老汉大声喝斥着牧羊犬,四人才战战兢兢逃也似的钻进屋。

    翻译对老汉说,这三位外国科学家来这儿考察,让他用手扶拖拉机送他们进入草原。说着送上400块钱。

    老汉说,钱我不能收,既然是科学家,那就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

    翻译说啥也得让他收下,说是现在是商品年代,不能随便动用别人的劳力。说这样才符合中国的劳动法。

    互里塞得他们和翻译很清楚。垂钓必用诱饵,达到目的自然是金钱开道。老汉不收钱,他们反而不放心。直到老汉收了钱,他们心里才踏实了许多。

    2.情况重大,刻不容缓

    天渐渐放下黑色帐幔。雾气笼罩中,一辆手扶拖拉机亮起大灯,突突突地驶出村。

    村外,手扶拖拉机停下。翻译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号罪案简介 >1号罪案目录 > 第十四章 长着络腮胡子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