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管犯人。好,你们去吧!千万不能出现差池!quot;牛厅长最后强调说。

    郑锦一行从省公安厅出来,他们的车一直跟随在省高院和南州市中院的法官乘坐的警用轿车后面,向省第一看守所驶去。

    郑锦怎么也想不到,在对华卫法执行死刑时,省里又安排他承担押解华卫法的任务。对于郑锦来说,执行这样的任务是极其尴尬的,可他作为公安局长,又不允许他有任何懈怠。此时,郑锦回忆起与华卫法相识相知的过程。

    说起华卫法的姓氏,话就长了,而且相当复杂。

    他的亲生父亲姓朱,是一个下放劳动的右派分子。那个年月,右派,属于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主要专政对象。一个人如果沾了这个边儿,立马失去做人的人格与尊严,成为人民公敌,被踏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这类人,平时只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向广大人民群众低头认罪,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造,连说话的份都没有,更别提找对象和谈情说爱了。而这位朱姓右派却又刚从大学毕业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哪里能耐得住寂寞和青春的骚动?来队里时间不长,便悄悄地和队里的一个富农分子的女儿搞上了对象,竟敢胆大包天偷食禁果,导致了女方未婚先孕。

    在当时的中国农村,不要说这事发生在坏分子身上,就是发生在根红苗正的红五类身上,也是触犯天条的大事。孩子还没出生,朱姓右派便被送进了监狱,女方自知难在世上活下去,孩子一出世就投了河,留下了血迹未干的华卫法。当天便被第一个养父收养,养父母去世后,又被华姓养父母收养,才改姓华的。他和郑锦都有着同样苦难的幼年,甚至比郑锦更为悲惨。

    华卫法第一个养父姓孙,是皖北山区一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养母是队里会计,都属于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华卫法刚三四个月大时,四清运动便轰轰烈烈地在全国展开了。所谓quot;四清quot;,就是:清账目,清工分,清财物,清仓库。这既是中央对当时全国农村状况进行的一次摸底调查,也是防止农村干部腐化堕落的一项重要举措,体现党中央毛主席对农村工作和在农村一线工作的干部的关心。

    农村四清运动,本来是件天大的好事,但在那个做什么事都要突出政治的年代,人们对政治特别敏感,任何事情一旦与运动联系在一起,很快就会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阶级斗争。四清运动当然不能例外,中央的出发点再好,而到了基层,就离开了它的初衷,成为一场清理阶级队伍的政治斗争。

    作为生产队会计,华卫法的养母首先受到审查,每天都要去工作队交代经济问题。这一年,是百年不遇的全国性三年自然灾害后农村进入复苏阶段的第一年,农村生产队仍然穷得叮当响,不要说没有贪污行为,就是想贪污也没有什么可贪的。运动开始后,不论干部大小,首先政治上要清楚,然后是经济上清楚,哪个干部如果有一项说不清楚,就有可能被定为坏分子,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对象。经济上说不清楚,就是一条可怕的罪状,不久华卫法的养母就被四清工作队隔离审查。到了下半年,是四清运动最紧张、最悲壮的时期,四清工作队经过明察暗访、内查外调,发现华卫法的养母出生在山东半岛一个破落地主家庭,过去曾是地主家的阔小姐,当时有这样家庭背景的人,其本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对象,又被查出有故意隐瞒自己阶级出身的嫌疑。本来经济上就说不清楚,现在政治上又不清,很快四清工作队对她的斗争升格了,她被定为坏分子,戴上了五类分子的帽子,成为四清运动的重点对象,接受贫下中农批斗成了家常便饭,逢年过节还要戴用白纸糊的大高帽子,走村游乡,稍有不慎,就会被打得死去活来。皮肉之苦尚能忍受,而人格污辱,让这个农村妇女难以承受。

    一次在游街时,她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责简介 >问责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