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2

    一九九八年九月,郑锦和华卫法同期参加省委党校县处级干部研究生班学习,又同住在一间学员宿舍。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幼年共同的苦难,同样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兄弟。

    省委党校研究生班毕业后,郑锦与华卫法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由于郑锦工作的特殊性,一年里他们难得有机会见几次面,平时只能通过电话联络感情。可谁也没有想到,几年后命运又将他们捆绑到了一起。

    那是三年前,华卫法从省委组织部组织处长的位置上,被省委提拔到三阳市任市委书记。在省委领导找其谈话时,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省委能从省公安厅选派一位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干部,到三阳市任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理由是,三阳市社会治安比较乱,人心不稳,必须有一位得力的公安局长协助他的工作。省委领导很重视他的要求,立即安排省委组织部和省公安厅政治部联合推荐合适人选。

    尤德是省公安厅副厅长兼政治部主任,推荐人选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身上。接受任务后,开始尤德并没有考虑到郑锦,一是因为郑锦还在中国人民政法大学刑侦系进修,二是因为他是自己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女婿,应该避嫌。他首选目标是省刑侦总队的一位处长,在与刑侦总队领导通气时,总队长戚雄一口一个不同意,究其原因,戚总队直截了当地说,咱年纪大了,马快到点了,他是咱的接班人。老队长也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辛辛苦苦培养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适合做总队长的人,他不能为别人做嫁衣。另外,省刑侦总队任务很重,三阳市再重要,它毕竟只是省内下属的一个行政区,与全省比起来,哪轻哪重请尤厅长权衡一下。尤德一听有道理,也就不再为难戚雄,这个人选便丢下了。

    说来事情也巧,那天尤德在回家的路上,接到老伴闵君的电话,说女儿在下班的途中,被摩托车撞了,造成小腿骨裂。打电话给女婿郑锦,正好他进修结束,原定明天的飞机,便提前回来了,让尤德去医院替她看护女儿,自己回家给女婿做饭,郑锦两小时后到家。尤德急忙赶到医院,一看女儿伤势不重,安置女儿在医院住下后,将她托付给护士照看,自己便火急火燎地往家赶,他有小半年没见女婿了,心里想坏了。

    可到家后,尤德才知道女婿郑锦一下飞机,就直接去了医院。他便和老伴开玩笑说,闵大教授呀,看样郑锦这小子还是和咱女儿亲啊!老爹老妈也就是喊着亲热罢了!闵教授手里忙着理菜,脸上却笑着责怪老头子,说,你这老鬼,女婿对咱女儿亲,有什么不好?你还吃女儿的醋啊,你这老家伙!老伴的话,说得尤德哈哈大笑。

    是啊,自从郑锦三岁被他们带回家后,就成了尤德夫妻俩的开心果,给了他们无比的乐趣。后来,又从养子变为女婿,老两口不知在郑锦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现在,小夫妻既恩爱又孝顺,怎能不让这对即将进入耳顺之年的老人心花怒放呢?尤德整天从里到外乐开了花。他走进自己的书房,准备等女婿回来后,再吃晚饭。

    时钟响了九下,尤德放下笔,走出了书房。见老伴又坐在饭桌边翻看《容斋随笔》,便没有过去打扰她。这是在大学里教授历史的老伴,一生最钟爱的一部书。听说这部书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生前最喜爱的一部书,也是他生前看的最后一部书。几十年来,不知老伴儿看了多少遍。尤德清楚地记得,这部书是他们结婚前,自己作为定情物送给妻子的,接到礼物后,妻子非常高兴,听说当晚就看到了半夜。婚后,由于职业的缘故,他很少有时间在家陪陪爱人。翻看《容斋随笔》,便成了这位知识女性等待和思念丈夫的一种最好方法。尤德轻轻地又折回书房,拿起了电话。

    quot;郑锦,你还在医院呀?quot;电话中传来了郑锦的声音: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责简介 >问责目录 >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