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治水不力,就把他杀了,又命大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名文命,相传他身高九尺有余,虎鼻骈齿鸟嘴,有三只耳朵,力大无比,是炎帝的玄孙。大禹受命后,来到治水的第一线,整日盘算治水方案,一天夜里,睡梦中得神人指点,讨得治水要术,改过去堵截为疏导。次日,大禹带着一批忠实助手,勘察地形地势,寻找河源和可以泄导洪水的线路,疏通河道,从此,人们再也不受洪水侵袭,成就了大禹的万世英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水圣大禹,就将大禹做梦的地方叫大禹庄、大禹集、大禹乡和今天的大禹镇。

    上世纪八十年代区划调整时,大禹镇划归新建的三阳市管辖。镇边上还有一个大禹乡,一个地方两个政府机构,矛盾自然不断。九十年代撤乡并镇时,省里将大禹乡、叉河乡合并给大禹镇,全镇面积达三百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镇。大禹镇人自诩为大禹传人,人们的思想非常开放,工业经济相当发达,尤其手工业远近闻名。据说,quot;文化大革命quot;闹腾得那样凶,这个地方却平静如水。外地有个造反派组织不信邪,组织一支声势浩大的造反大军,进驻大禹镇,挨门逐户动员居民起来造反。结果闹腾了三天,全镇三万多居民却没有一个人参与,你闹你的,我干我的。最后,这个造反派没辙,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大禹镇。

    改革开放以后,大禹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发展相当快,镇区面积不断扩大,仅工业开发区面积,就达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现在只有三个村还是以农业为主。过去,干部就喜欢到大禹镇工作,原因就一个,大禹镇人质朴厚道,不惹是不生非,图个清静。现在干部更喜欢到大禹镇工作,谁要主政大禹镇,谁的祖上就烧了高香。不但福利高,而且容易升迁。因为大禹镇经济太发达了,富得遍地流油,仅财税收入每年就达四五十个亿,如果三阳市除去大禹镇,市级财税收入还没有大禹镇的十分之一。

    quot;江主任,大禹镇经济这么发达,民风又如此淳朴,怎么会发生几千群众到市政府给党委书记刘继承送花圈的事件呢?quot;华卫法打破寂静,问江小宁。华卫法的问题,把江小宁给难住了。说吧,车上还有其他人,一旦传出去肯定会得罪市里其他领导,不说吧,又怕华卫法有误会。他灵机一动,又把这个难题推了回去,便笑眯眯地说:quot;华书记,这个问题很简单,不论我如何介绍,也没有您眼睛亮堂,您考察后就知道了,省得我有误导领导的嫌疑。quot;听江小宁如此一说,汪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便故意拿江小宁开心,笑着说:quot;华书记,他在对你发阴呢!quot;quot;好你个疯狗,你不发阴,你给华书记汇报汇报。quot;江小宁看汪峰有意出自己的洋相,毫不留情地进行反击,弄得一车人哄堂大笑。

    郑锦坐在车上先是闭目养神,见这两个活宝因怕得罪人,不愿讲真心话,互相调侃说笑,便笑着圆场说,两位主任的绰号不俗呀,看样肯定有来历,能不能宣传宣传?江小宁装着十分委屈的样子指着汪峰,对郑锦诉苦道,郑局长,都怪这条疯狗,不论青红皂白,到处乱咬人,我这绰号就是他瞎叫出来的。郑锦见汪峰没有反应,就想故意挑唆汪峰和江小宁继续闹下去,自己好在边上看热闹,便一本正经地对汪峰说,汪主任,乱给人起外号可不好,同志间得相互尊重吧?果然不出所料,心直口快的汪峰上当了,以为郑锦在批评他,便反过来指责江小宁,说,郑局长,你别听阴棍瞎说,我这外号还是他给起的呢!他们俩你来我往互相攻击,郑锦和华卫法从他们的吵闹中,基本听出了双方绰号的由来。

    这事得从几年前说起,那时江小宁给市委张书记做秘书,汪峰给市长做秘书。他们大学毕业刚二三年,都还没有结婚,两人合住一间宿舍,工作、生活整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问责简介 >问责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