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秘书小黄(4-6)
在第一时间向省委龚书记推荐,并组织手下的几个博士写文章进行评论,广泛制造后续效果。

    领导署名文章,从来多是秘书代笔。写作过程中,黄一平不断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与方教授联络,文章中的大量文字几乎是教授直接口述。这次文章写成,送给教授定稿只是借口,再给教授上点quot;眼药quot;是真,终极目的还是希望教授尽践前诺。进门之前,守在车上的的邝明达又交给黄一平一只信封。黄一平捏捏不厚实,神色就有些迟疑。邝明达小声说,是欧元。黄一平是个做事很谨慎的人,以前送东西过来,他会让邝明达把车停在教授楼对面,看着他把东西拎进去,再看着他空手出来。可这次是现金,他就有些为难,因为市委原来有个秘书,经常帮领导送礼,后来领导因受贿行贿事发,却查明通过秘书之手送出或收受的钱物,不少被秘书从中截流。结果大家不齿于那个秘书,犹甚于痛恨那个被判了刑的贪官。

    不一会儿,方教授就将冯开岭的大作看完,只用朱笔在上边修改了几个标点和文字。黄一平在取走稿件的同时,随手丢下那只装着欧元的信封,名曰quot;审稿费quot;。方教授也不谦让,说稿子刊登的事你们自己负责,推荐给龚书记和组织评论的事我来办,肯定不会有半点差错。黄一平要的就是这句话,心想,教授说话办事果然如下棋,落子生根,从来无悔。只可惜从今往后,师生恐怕再无手谈对弈的机会了,问题不在时间,而是心境。

    离开N大学,黄一平又和邝明达赶到省委杨副秘书长家,谈了稿子的刊登时间和版面安排。邝明达与杨副秘书长是认识的,就与黄一平一起上楼。邝明达手里拎着一只草筐,里面看上去只是一些外观毛糙的阳城土产,玄机却在一只信封里,是厚厚一叠人民币现金。杨副秘书长作为《理论动态》的主编,简单翻看一下稿子,听说方教授已经修改认可,就很放心地说,那没问题,肯定会在下一期出来,紧接龚书记文章之后。

    给省报理论版的稿子,是在原稿一万字的基础上删节而成。虽然是三千字不到,可报纸的社会影响与理论杂志又有不同。在省报总编室,那个年轻副总编甚至连稿子也没看,只是习惯性地掂了掂信封分量,就很随意而肯定地说,就按照你们要求的时间和版面安排,一个字也不会动。说罢,便用红笔在面前的台历上作了记号,以表郑重。

    五

    在确定考察对象前,省委组织部准备先搞一次民意测评。

    表面上看,市委市府机关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时时能感受到暗流涌动。虽说舆论比较看好冯开岭转正,可实际上瞄准这个位置者还有两人,其中一个与冯开岭旗鼓相当,竞争相当激烈。而且,阳城官场往往有个奇怪的悖论——有价者无市,有市者无价。这是说,舆论看好者常常被逆转,倒是不期然会有黑马脱缰而出。

    阳城市长丁松今年五十有六,铁定了换届时要到政协任职,市长位置空出已成定局。目前冯开岭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市委副书记张大卫。这个张大卫,能力水平虽然一般,年龄也偏大,可此人从村、乡、县领导一级级做上来,在阳城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加上他给人感觉老实厚道,人缘不错,又深得市委洪书记的信任,因而一直努力往正厅位置上奔。另外,在政府副职里,除了冯开岭这个常务外,还有分管工业经济的副市长秦众,年纪、资历、能力、威信都紧逼冯开岭,难说不会爆出冷门。

    时下的阳城官场,有一个人所共知的现状是,市长丁松与市委洪书记矛盾势同水火,两人甚至一度闹到不在同一宴席吃饭的地步。两个竞争对手,张大卫明显是洪的人,秦众是丁松的一员干将,两人因而此消彼长,得失相兼,反倒让貌似无帮无派、不偏不倚的冯开岭坐收了渔翁之利。三年前的常务副市长之争,便是明证。冯开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官人官事简介 >官人官事目录 > 秘书小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