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九章 青黄之瞳
    “——不!绝不!!绝不!!!”

    我再次苏醒过来的时候,听到了数声战栗不已的尖叫,它们的声嘶力竭让我感到自己的喉头发麻,胸腔之内无法遏制地冲出了一道浊气。剧烈的咳嗽声震荡着我的脑浆,那里边像是有一颗炙热的太阳在跳跃,又像是无数的豆子在炸裂。

    只是,它们传递给我的声音却像是“哗哗”的雨水声……雨水声?

    ——我没有死!……雨水声……魁岭?!

    我霍地睁开双眼,一盏昏黄的麻油灯先是戳入了我的眼帘,紧接着,我模糊地看到两支黑漆漆的枪管在灯光之下摇摇晃晃——两名持枪之人正在缓慢地踱着脚步,他们穿着整洁干净的军装,显然是两名士兵。

    我试着卧起身子,用焦干的声音问他们:“我……我这是在哪里?”

    两名士兵的表情极为严峻,他们见我苏醒,不发一言走上前来将我扶起,然后推开房门走出屋外。

    湿冷的雨水打在我的脸颊之上,夜黑得发慌。我边走边四下观望,最后用记忆确认了这个地方——跃进旅馆。

    穿过茂密的榆林就是厅堂,我不知道他们要带我去干什么,我浑身无力,只得任由他们摆布。

    厅堂近在咫尺,透过花窗,我看到厅堂之内人影闪动——难道……难道这才是我真正的葬身之地?

    门被扯开了,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随即分列两旁。

    我抬起头来依次扫过落座在圆桌边的人:老崔、李桐、胡建设、陈连长,还有……獠牙剃刀!

    直到我把目光停留在最后一个人的身上,我这才感到了自己的颤抖——杜少谦?杜少谦!!他不是葬身于鸭绿江的滚滚洪流……

    我突然想要对他说些什么,可是无论如何我都张不开嘴,只听得自己的牙齿在叮叮当当作响。

    杜少谦整洁干净的面庞上带着一抹微笑,他示意我坐下身来。

    这个时候,我才恍然记起了所有的一切,继而目光如炬地盯向了獠牙剃刀——在他的身后,正有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持枪顶在他的腰间;与此相同的,还有被看管起来的胡建设。

    我再四下观望,但见不远处的地面上放着数具担架,担架上蒙着白布,我猜测被覆盖起来的必然是尸体无疑。

    ——我究竟昏迷了多久?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我绞尽脑汁拼凑各种影像片段的时候,忽听得陈连长有些不耐烦地对杜少谦说道:“杜科长,按照你的要求,所有的人都已经到齐了。现在,你是不是可以开始啦?”

    杜少谦缓缓站起身来,言语之间充斥着那股熟悉的自信:“好!现在,就让我把所有的谜底尽数揭晓吧!不过,在此之前,请允许我先讲述一段百年之前的旧事情。然后,你们就会看到,它将带着你们将这桩复杂透顶的案件一点点剥茧抽丝。诸位,请少安毋躁。”

    ——所有的事情,都始于百年以前那个阒静无比的夜晚。

    时任清宫内务府营造司主事的端望龄,在熟睡之时被一阵飘忽的嘈杂声响惊醒。

    不久之后,府上的仆役躬身前来禀报,言说宫中遣人传唤,命其即刻启程前往觐见。年近不惑的端望龄顿觉诚惶诚恐,经年的仕途生涯已然将这位耿正的书生变成了惊弓之鸟,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噤若寒蝉。

    端望龄系出名门,端家一族在浙江金华盛名在外,祖上共有五人入值翰林院,进士及第者更是不胜枚举。

    因此,考取功名几乎成了端家子孙无法摆脱的渊薮。然而,端望龄自幼便深喜营造之学,凡此与之相关的事物无不涉猎,年至弱冠便已精进非凡。须知这“营造”之事并非容易,大兴土木,庙堂建筑,皆需匠心。

    尤其是身处内务府,掌事宫廷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辽东轶闻手记·纸人割头颅简介 >辽东轶闻手记·纸人割头颅目录 > 第十九章 青黄之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