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篇外 关于铁盒
    故事结束了,大家一定还有三个疑问:

    1.那个铁盒子里到底是什么?

    2.为什么会传给登上火车的我呢?

    3.铁盒里的东西是如何让陈泉保持青春的?

    是不是作者无法圆上这个谜底而选择了缄默呢?

    呵呵,让我们回到小说里去。在小说本身的构思里,这个铁盒里装的是传国玉玺。

    是的,就是秦始皇的那枚传国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的传国玉玺。

    作为正统政权的象征,这枚玉玺有着太多的神秘与权威。更神秘的还是它在历史上传奇地不断出现和消失,次数太多我就不具体叙述了。

    正统的记载国玺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公元1294年,在元朝大都的市场上,当时的丞相伯颜命人购得,玺入大元。

    明朝初,明太祖遣徐达入漠北,追击遁逃的蒙古朝廷,以期得到传国玉玺,最终还是空手而返,这是历史上最后的有关传国玉玺的记载。

    然后传国玉玺就此消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但一种私下的传说:东汉末年,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玉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我们可以认为,正统的汉玺,在东汉末年就已经丢失了,一种象征意义上的丢失。

    让我们将玉玺和小说联系起来,看能不能解开小说中的谜。

    1.问:清努尔哈赤得到传国玉玺,是不是会起了和明朝一争天下的野心?

    答:完全可以。纵横历史,凡是得到传国玉玺的部落,都起兵争天下了,女真也不会例外。

    2.问:金璧辉得到传国玉玺,可不可以复兴已经灭亡的清朝?

    答:不可以。因为皇权的时期已经一去不返了。问题在于文中金璧辉也不知道铁盒子里是传国玉玺,而那个皇姑坟的看墓人长期不下山,他的思维已经停留在了封建时代。他认为可以啊。金璧辉相信他的话,加上祖先的传说,所以她才会玩命地去得到铁盒。

    但也绝对不能让金璧辉得到铁盒,如果真的传国玉玺落在金璧辉手里,对那些封建遗老和村夫愚子确实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金璧辉的后台就是日本人,虽然清朝不能复辟,日本人不能永霸中国,但我们中国人会因此再多吃几年苦是没什么可怀疑的。

    3.问:传国玉玺有让陈泉永葆青春的魔力吗?为什么会传给火车上的“我”呢?

    答:要说这个答案,就让我们看看这篇小说的由来吧。我首先要反问一个问题,就是火车上最后陈泉问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故事吗?

    我告诉你,它就是一个故事,但是一个源于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起源是这样的:

    小说的作者,我,是江苏盐城人,2004年前一直住在新四军纪念馆旁边。

    1998年前馆旁是一块大油菜花田,每到春天,很多养蜂人都在田边放蜂,就是那种一个大箱子,蜜蜂不停地钻出钻入的那种。养蜂人四海为家,在这里那里都待一阵就走。

    我那时候年纪不大,上学夜书念多了,有慢性支气管炎,总是不停地咳嗽,家里到春天就给我买新鲜的蜂王浆冲了喝。

    有一位养蜂老人,光头,脸上皱纹深得像菠萝皮一样,白胡子飘飘,也姓陈。我记得他右手的食指中指只剩了两根残桩,卖的蜂浆不掺东西,非常纯。我家在他那买了几年的蜂王浆,慢慢就熟悉了。

    我那会儿周末总会到他临时搭的蜂屋玩,每到傍晚蜜蜂回巢了,他就会抽烟给我讲故事,说自己是徐州人,能识字,参过军,打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多了一个简介 >多了一个目录 > 篇外 关于铁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