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八章杨钊的野心
    看着未到中年,头发已经开始大把脱落,发丝间夹杂着几丝白发的太子,久历政治风雨的玄宗也不免心生几丝恻隐,他对李林甫做过事情清楚得很,不少内情他还是了解的,有些他还从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你和太子妃相处得如何?”李隆基没话找话问道。

    太子李享两次离婚之后,第三次娶的太子妃是唐玄宗李隆基帮他安排的,是个有着很深背景的女子——张氏。

    张氏的祖母窦氏与玄宗的母亲昭成太后是亲姊妹。玄宗时候,母亲窦氏被武则处死,是这位姨母亲自将他鞠养成人。因此,玄宗一直对姨母怀有特殊的感情,即位后,封她为邓国夫人。

    姨母的5个儿子也都封为高官,其中一位名叫张去盈的儿子还娶了玄宗的女儿常芬公主。当玄宗见太子忧思劳形、鬓发斑白时,就想到用婚嫁之事给李亨些暗示,希望他能够放松一些。为此,玄宗想到了姨母这位待嫁的孙女张氏。不久,张氏即被选立为太子良娣。

    李亨并未因为娶了张良娣就感觉太平无事了,他依旧谨慎,处处心,就连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从不敢大意。

    他恭谨的回答道:“张氏为人温良贤淑,甚合儿臣的心意,最近还怀了身孕。”

    唐玄宗儿子很多,孙子却没有多少,听了这话,甚是惊喜:“好,好不错,汝是个懂得惜福之人。”

    群臣在忙着领赏的时候,作为这些财富的积聚者杨钊却没有从众,他见缝插针的跑到唐玄宗面前露了露脸。刷着自己的存在感。

    唐玄宗看着在自己身边忙忙碌碌的杨钊道:“左藏宝库里能有这么多奇珍异宝,大家要感谢我们有个好的度支员外郎。”

    唐玄宗李隆基确实应该感谢杨钊,左藏宝库里的这些财宝,百分之六十都是杨钊的功劳。

    当时唐朝正处于兴盛时期,百姓富足,州县殷实富有,各地仓库中积蓄的粮食布帛数以万计。杨钊从中嗅出了商机,他奏请皇帝:“国家米粮丰足,各地风调雨顺,百姓乐业,四海升平,不需要储备如此多的粮食应急,另外粮食放久了也容易变质,能否准许臣把各地征收的粮食变现换成钱帛,并把各地征收丁租和地税的方式由钱币改成为征收布帛运到京师?”

    杨钊是个有经济头脑的人,他的建议非常合理实用,唐玄宗李隆基当即准了他的奏章。如此在杨钊的运作下,国库中的钱帛越来越多,以前的藏富于民,现在变成了藏富于国。

    唐玄宗的当众表扬,让众大臣看杨钊的眼神都变了。唐玄宗李隆基见此又锦上添花道:“力士,把朕心爱的紫衣和金玉带拿过来,朕要赏给咱们的功臣杨钊杨大人。”

    唐玄宗李隆基的左藏宝库之行,影响是深远的,此后唐玄宗一度认为国家富有,钱物丰富,视金帛如粪土,毫不吝惜,赏赐王公贵族时,常常没有限度。致使国库日益亏空。

    而杨钊则凭借着唐玄宗的当众赞许和重赏走到了朝臣面前,很多人看出了他的经商才能,纷纷将自家的财物交于他打理,凭此技能,杨钊结交了不少储王公主。一些善于见风使舵,政治嗅觉灵敏的朝官也意识到杨钊将要飞黄腾达了,他们开始千方百计跟杨钊拉上关系。

    杨钊跟杨玉环不同,他是市井民出身,从生存和安全的不满足感,造就了他对金钱和权力欲望的执念,但同时这种执念也让他具备了比普通人更加敏锐的洞察力,更为圆滑的性格。

    迎来送往之间杨钊对权力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强烈到不再满足于屈居李林甫之下。心有所想,意有所念,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被敏感的吉温捕捉到了。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改弦易辙,转投杨钊门下。

    夜深人静之时,吉温亲去杨府拜访。

    初听吉温来访,杨钊一愣,心道:“这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带着萌宠去修仙简介 >带着萌宠去修仙目录 > 第七百四十八章杨钊的野心